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8
-1-通史限时集训(八)(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衡阳一模)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由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民族问题应该采取适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采取联邦制是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并没有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故排除A项;由材料内容可知,没有体现苏联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项;材料主张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非“一国两制”,故排除D项。]2.(2019·南充一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C[1954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年宪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会因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故排除B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迈进,而不是已经建立,故排除D项。]3.(2019·南昌一模)“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A.社会主义性B.完备性C.过渡性D.人民性D[根据材料“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2-利”“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可知,强调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具有人民性,故选D项;社会主义突出党的领导、公有制、马克思主义,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方面,故排除B项;“五四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同于“共同纲领”的临时地位性质,故排除C项。]4.(2019·洛阳一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A[由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知弱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旨在扩展对外交流,故选A项;“摆脱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故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5.(2019·南通二模)1954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报告时提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B.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C.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D.万隆会议发挥出中国影响力A[材料“不关门”且“参加国际事务”体现了重视国家利益的外交,说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选A项;朝鲜问题没有得到和平解决,故排除B项;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是错误的,故排除C项;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6.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让他们在两国国籍中选择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这一举措()A.导致了同印尼关系的恶化B.反映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增强了华侨对祖国的认同D.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3-D[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具体表现,故选D项;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缓和与印尼的关系而不是恶化,故排除A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指中国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印尼是资本主义国家,故排除B项;材料“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会淡化华侨对祖国的认同,故排除C项。]7.(2019·海门一模)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由材料信息可知,周恩来说的“公报”是指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故A项错误;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故B项错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8.(2019·惠州调研)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A.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A[根据材料“1953年”“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此言论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故选A项;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故排除B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故排除D项。]9.(2019·遂宁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4-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B[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故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故排除C项;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故排除D项。]10.1952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中,工矿产品占18%,到1957年已经上升到28%。这部分工矿产品包括棉布、针织品、自行车、缝纫机、暖水壶、啤酒以及其他各种名酒、罐头、纸烟金笔、纸张、钢材、玻璃、水泥等。这表明了当时我国()A.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B.满足国内工业化发展需要C.根本扭转了经济发展困难D.掌握了世界经济运行规律B[1953—1957年我国推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中出口产品“棉布、针织品、自行车……”都是轻工业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为工业发展筹措资金,故选B项;根据材料“我国出口贸易额”可知涉及的是产品出口不是国家关系,故排除A项;工矿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困难,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掌握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故排除D项。]11.(2019·南京调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D[形成完整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A项错误;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材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说明了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D项正确。]12.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5-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A[根据材料“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可知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都能上演,即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昆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苏联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要求近期内在农村实施综合技术教育,规定从1937—19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新建学校26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116000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农村就学人数达到2700多万名。……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4所七年制学校和1所中学,而1955—1956学年,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5—19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9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摘编自曾天山《苏联农村教育的演变及其历史成因》材料二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处于生息状态。195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1946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即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42.6%。综上,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中央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摘编自赵春伟《建国后30年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并概括其发展的特点。(1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特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6-得出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由材料一时间信息“1929—1937年”得出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计划性,新建学校增多,城市布局趋于合理等特点。第(2)问应根据材料二围绕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国家建设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等方面回答。答案:(1)目的:为经济建设(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