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三轮复习 考前仿真模拟卷(二)人民版
-1-考前仿真模拟卷(二)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主要反映了()A.分封制的职责和权限B.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C.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D.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2.《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3.“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A.《汉书·武帝纪》B.《春秋·召公》C.《战国策·秦》D.《史记·秦始皇本纪》4.浙江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人辈出。下列诗句,与浙江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D.龙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总后尘5.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2-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C.商品经济的发展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6.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7.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老百姓“富家以财,贫人以驱,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据此可知()A.明朝始终奉行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B.对外贸易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状况C.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主要通道D.私人海上贸易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9.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至制度层面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10.“采用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3-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C.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11.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12.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13.以下历史事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①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14.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4-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15.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对台方针经历了从主张武力解放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大变化。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这一转变的是()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主张国共第三次合作C.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D.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6.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议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实质上表明()A.雅典重视男性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整体利益高于一切D.雅典注重依法治理城邦事务17.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肯定人的欲望B.歌颂自然的人性C.揭露教会的贪腐D.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18.观察下图,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开辟的航线主要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9.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共性的有()-5-①勾画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②提出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③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④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比较学习”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则称美国的新政体是“君主制的新版本”。对比英国和美国政体,我们发现()A.英美两国的最高权力中心都是议会B.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议会负责C.英美两国都是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D.英美两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21.在近现代物理学史上,有位科学家认为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此为突破口,他建立了全新的时空理论。该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笛卡尔22.下图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的()A.关税壁垒现象B.经济全球化现象C.政治多极化现象D.贸易歧视现象23.有学者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先秦),后来又发现刘向(汉)的《烈女传》有记载,“杞梁之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唐代《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这表明()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民间故事,但必须详加考辨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史学研究必须通过考古获取第一手资料D.历史年代越近,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越客观24.你坐上旅游车后,导游说:“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游览的古建筑,是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罗马建筑,被称之为‘罗马的另一象征’。”“罗马的另一象征”是指()-6-A.大斗兽场B.帕特农神庙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D.万神殿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时间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据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材料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及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并回答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1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是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8分)26.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及甘地均为本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真正的独立,仿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大家应当对它抱着诚挚的、经常的和坚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权力,服从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准则所构成的义务。-7-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开明专制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统治效率很高。……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虽然也存在着渴望复辟旧制度或是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1)材料一中“政府的统一”是指什么?华盛顿在1789年以前,曾为“政府的统一”事业做了哪些主要的努力?为建立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拿破仑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12分)(2)材料二中孙中山、甘地从事斗争的手段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选择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27.历史上在一、二战爆发之初,美国均未参战,但后来又参战,其原因值得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时的演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威尔逊在1916年7月10日的一次演说材料二大事年表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1939年9月1日1942年1月1日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的胜利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召开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7月-8-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底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波茨坦会议,中美英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参加一战的表面目的及其真实意图。(8分)(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二战的影响。(8分)考前仿真模拟卷(二)1.解析:选B。题干的主要意思如下:西周通过分封“九族”,使诸侯归心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三轮复习 考前仿真模拟卷(二)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