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2讲人口迁移一、选择题(2020·漳州质检)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回答1~3题。1.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A.1991-1992年B.1997-1998年C.2000-2001年D.2004-2005年2.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增加城市经济活动C.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D.缓解大气污染状况3.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工资水平下降B.就业机会增加C.经济水平降低D.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第1题,图中两条曲线斜率在2000-2001年间最大,说明该时间段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第2题,外来暂住人口多数为就业而来,则主要是劳动力人口,会增加城市劳动力,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从而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但会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大气污染。城市外来暂住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不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发展。第3题,图示2008-2009年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急剧下降,说明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离开该市。这可能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产(企)业减少或外迁,从而导致原来在此类产(企)业就业人员失业而离开该市。答案:1.C2.B3.D2(2020·株洲二模)据统计,安徽省多年人口净流出数量居全国第一,下图示意近年来安徽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据此回答4~6题。4.2004-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总量小B.自然增长率低C.人口大量流出D.死亡率高5.与河南省相比,安徽省多年净流出人口多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基数C.地理位置D.文化教育6.与2010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加有因果关系的是()A.产业转移B.人口老龄化C.逆城市化D.土地流转解析:第4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段是2004-2010年,在这一时间内影响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安徽省经济较为落后,外出务工人员多,是我国人口的主要迁出区之一,人口的大量流出,使安徽省常住人口减少。选C。第5题,解答本题要利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河南、安徽两省人口流出的推力是两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来说较为落后;拉力因素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经济发达,吸引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从人口的流出地到人口的流入地之间的距离及交通是阻力因素。对于河南、安徽两省来说,均为人口净流出地区,但安徽省多年净流出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原因是安徽省距离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近,促进了其人口的外流。选C。第6题,解答本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劳动力空间分配变化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迁往中西部地区,使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安徽本省就业机会增多,外出人口回流,常住人口增加。选A。答案:4.C5.C6.A利用等边三角形构建增长与收缩的分析框架,以三角形的三条轴线分别表示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根据不同维度之间的增长或收缩变化关系,可将城镇划分成以下四个类型(如下图所示)。某年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其城镇显著收缩。据此回答7~9题。37.目前以老龄化、低生育率引发显著收缩的城镇集中在()A.坦桑尼亚B.日本C.印度D.巴西8.劳动力投入程度减弱、劳动生产率显著上升的城镇()A.经济规模减小,用地规模增加B.经济规模增加,用地规模减小C.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均减小D.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均增加9.东莞城镇显著收缩表现为()A.人口增多B.企业回迁C.厂房空置D.就业岗位增加解析:第7题,老龄化、低生育率等人口问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坦桑尼亚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印度、巴西两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较高,生育率较高,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小;日本为发达国家,老龄化、低生育率问题突出。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劳动力投入程度减弱、劳动生产率显著上升的城镇,扩大了自动化生产规模或推进了服务业转型,属于转型增长类型城镇,故其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均会增加。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东莞城镇显著收缩主要是由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引起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会引发人口流失、企业外迁、厂房空置、失业人口增加等城镇收缩现象,故厂房空置为东莞城镇显著收缩的表现。答案:7.B8.D9.C(2020·广州调研)“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10~11题。410.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11.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解析:第10题,上海市人口倒挂区主要为近郊区,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上海市的工业区逐步向近郊区迁移,因而这里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上海市的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市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第11题,当地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了劳动力不足,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流入,导致了“人口倒挂”。外来人口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耗资源少,不会使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不能说出现人口倒挂是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答案:10.B11.A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材料二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图。5(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2)推测空心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3)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4)分析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或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解析:(1)空心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走屋空、建新不拆旧,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经济、政策和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2)空心村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资源、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人走屋空”、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等都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陈旧的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从材料中“去库存、补短板、制度供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4)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或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任选城市或乡村为出发点,从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答案:(1)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产生人口流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务工人员无法融入城市;传统的攀比心理,回村建新房。(2)年久失修的房子存在安全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3)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限制农村随意建房,去除农村房屋库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4)对城市: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或对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避免潜在的矛盾纠纷。13.(2020·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省流出地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6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实施带来的影响。(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里?(3)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述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市、区)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解析:(1)由材料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是人口迁移的策略,是为了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2)读图可知,M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及江苏等省,一部分属于邻近省区,而来自东北的主要为过去闯关东人口回流,所以应为山东。(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大规模跨省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属于有利影响。而大规模人口迁移,会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答案:(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2)山东。(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2讲 人口迁移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