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1~2题。1.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非洲B.亚洲大洋洲C.南美洲欧洲D.南美洲大洋洲2.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答案】1.B2.A【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第2题,造成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下图表示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单位:m3)及每万元GDP耗水量(单位:m3)。读图回答3~4题。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将近美国的10倍B.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C.我国水资源拥有量小,是因为水资源总量太少D.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每万元GDP耗水量均低于澳大利亚4.为降低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农业B.限制城市发展C.治理水污染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答案】3.A4.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为5000多,美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为500;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水资源拥有量小,是因为人口总量大;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远高于澳大利亚。第4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降低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的有效方法。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读表回答5~6题。项目甲乙生活用水量/(m3/人·年)7020生产用水量/(m3/人·年)5401750农田灌溉用水量/(m3/亩·年)4461352万元GDP用水量/m357040005.关于甲、乙两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水资源短缺B.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C.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乙地区生产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6.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乙地区应()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3【答案】5.D6.C【解析】第5题,由表可知,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小、生产用水比重大。甲地区万元GDP用水量远小于乙地区,故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高。水资源是否短缺与水资源总量、人口、经济状况有关,故从表中无法判断甲地区水资源短缺。第6题,由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可知,乙地万元GDP用水量达4000m3,可以看出乙地水资源利用率低,因而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下图为某年我国①②③④四省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7~8题。7.①②③④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B.广西、新疆、上海、北京C.新疆、北京、上海、广西D.上海、广西、北京、新疆8.据图可以判断出()A.生态用水比例③地小于④地,说明③地生态用水量小于④地B.①地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的降水量大密切相关C.②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D.在图示四地中,④地农业用水比例最高,这与④地气候干旱有关【答案】7.A8.D【解析】北京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相对较大;上海工业发达,工业用水量相对最大,答案为A;广西水资源总量大,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新疆水资源总量小,气候干旱,农业用水量相对最大,答案为D。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下图为我国农产品区域间虚拟水流向关系图。读图回答9~10题。49.读图可知,我国农产品虚拟水()A.调出量最多的是东北B.调入量最多的是西北C.国际调入量小于国际调出量D.全国范围内西“水”东调10.从全国水资源管理角度分析()A.减少华北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调出,会加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B.华南地区大量调入农产品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水资源不足C.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加大农产品虚拟水的调入,改善生态环境D.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虚拟水跨区域调配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答案】9.A10.C【解析】第9题,从图中数据看,东北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调出量为69亿m3,国内调出量为258亿m3,是图中各区域中总体调出量最多的。第10题,减少华北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调出,会减轻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华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大量调入农产品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当地农产品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量;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当前我国北方农产品虚拟水调出量较多,会加剧北方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第11~12题。11.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5A.时空分布不均B.需求结构不合理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12.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答案】11.A12.B【解析】第11题,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时空分布不均。第12题,过量抽取地下水最可能导致地面沉降。(2019•长春市实验中学模拟)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下图为我国农产品区域间虚拟水流向关系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13.读图可知,我国农产品虚拟水()A.调出量最多的是东北B.调入量最多的是西北C.国际调入量小于国际调出量D.全国范围内西“水”东调14.从全国水资源管理角度分析()A.减少华北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调出,会加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B.华南地区大量调入农产品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水资源不足C.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加大农产品虚拟水的调入,改善生态环境D.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虚拟水跨区域调配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答案】3.A14.C【解析】第13题,从图中数据看,东北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调出量为69亿米3,国内调出量为258亿米3,是图中各区域中总体调出量最多的。第14题,减少华北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调6出,会减轻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华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大量调入农产品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当地农产品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量;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当前我国北方农产品虚拟水调出量较多,会加剧北方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2019•山西忻州一中模拟)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是某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第15~16题。1.72.26.41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1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15.C16.A【解析】第15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国可更新水资源数量小,水足迹的数量远远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内部水足迹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水资源利用率高。第16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生产引起的本国内部的水消费,从而减少内部水足迹。(2019•天津新华中学模拟)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7~18题。71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8.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仅防止当地污染【答案】17.B18.D【解析】第17题,结合图示,依据水循环环节可知,①为降水;②形成地下水体和地表水体,为地表径流;③是水汽输送的上一环节,为蒸发;④属流域间循环,为跨流域调水。第18题,在排水过程中,仅仅防止当地污染是不恰当的,还要防止对其他地区造成污染。(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19.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820.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人工降雨B.修建梯田C.大力开采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答案】19.C20.D【解析】第19题,结合四地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特征可知,③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量小,蒸发旺盛,加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第20题,解决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本文标题:(同步精品课堂)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