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中国近代一则自行车广告,中有“同昌飞马牌女车,注册商标,谨防假冒。乘脚踏车有益体育,女体育家宜提倡之。电报(有线号码、无线号码)……电话(号码)……”字样。该广告反映出()A.自行车已成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B.自行车成为女性锻炼身体的首选C.自行车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D.19世纪末广告宣传方式日趋多样解析:C由“女车”“乘脚踏车有益体育,女体育家宜提倡之”可知自行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主要代步工具、锻炼身体的首选等方面的信息,所以A、B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自行车广告而未体现出广告宣传方式的多样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清末有人记载说:“电车以取值廉,乘之者不仅屠沽佣保,虽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亦群趋之。”与材料所记有关的交通系统首先建于()A.上海B.天津C.北京D.广州解析:B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B项正确。3.(2019·浙江6月学考)近代天津有竹枝词云:“往来如织电车忙,牌别红蓝白绿黄。一到星期人愈挤,留心剪绺割钱囊。”其注释称:“电车系比商(比利时商人)创办。……蓝者,由北大关经日、法租界至老站;黄者,由北大关经日、法租界至法国河沿;白者,围城马路;绿者,由天增里至法国教堂前。近闻省政府有收回自办消息。”对此解读正确的有()-2-①中国收回铁路利权运动蓬勃开展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天津城市生活凸显半殖民地色彩④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民国建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电车”而不是铁路,故①错误。“一到星期人愈挤,留心剪绺割钱囊”说明电车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②正确。“租界”凸显了半殖民地色彩,故③正确。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1906年建成,此时是清朝时期,故④错误。因此选C。4.20世纪50年代,时值抗美援朝,在华的苏联专家向中国政府提出基于国防需要,应及早筹建地下铁道,地下铁道最早建于()A.沈阳B.天津C.上海D.北京解析:D本题考查新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结合所学可知,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因此D项正确。5.(2016·浙江10月学考)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解析:C本题属于时间型选择题,记忆性为主。结合所学知识,1906年是中国人自办无线电报的开端,故答案为C。6.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以及洋务运动的推动,使近代中国交通、通信事业蓬勃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海关开始试办邮政②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③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④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②④①③解析:C联系所学可知,①是1866年,②是1877年,③是1876年,④是1865年,所以C符合题意。7.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3-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解析:A表格中上海与武汉出现近代西方科技的时间不同,反映我国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深入的特点,也说明了沿海与内地科技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故A项正确;表格中的技术门类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也不是绝对逐年缩短,故C项错误;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非常不充分,与本国的封建经济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力量十分的微弱,故D项错误。8.(2018·浙江4月学考)“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解析:D20世纪90年代以来,拜年形式经历了由电话拜年到网络邮件拜年再到手机短信、微信拜年形式的变迁,说明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4-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2)据材料二,从交通方式、动力、工具方面概括四川交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饼状图可知,1911年修筑的铁路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依靠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而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仅占14%,说明1911年前中国铁路投资是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第二小问,列强大量投资修筑铁路是列强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说明了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2)问,第一小问,要求从交通方式、动力、工具三个角度回答,回答“变迁”应该回答“从……到……”的变化过程,即要答出变化的前后状态。第二小问,即问现代交通发展的原因,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传统的答题思路回答。答案:(1)投资状况: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说明问题: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变迁:①交通方式:由水陆运输发展到水陆空运输;②动力:由畜力、水力和人力发展到机械力、电力;③工具:由马驮、木船发展到火车、轮船、飞机。原因:政府的重视;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思想观念的变化。-5-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3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