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0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学生用书P337(单独成册)]一、选择题下图为2018年12月-2019年2月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太阳上岗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题。1.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天气D.海陆分布2.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季节变化大B.降水年际变化大C.全球气候变暖D.气温年际变化大解析:第1题,太阳上岗率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降水越多,上岗率越低,C对。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条件相同,太阳上岗率也可能不同,不是主要原因,A、B、D错。第2题,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年际变化大,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影响,有的年份同期降水量大,导致太阳上岗率小,B对。答案:1.C2.B(2020·安徽高三“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7~8级(7~8级风风速为13.9~20.7m/s)。据此完成3~5题。3.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东亚西北季风D.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4.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覆盖面积大B.坡度和落差均大2C.人类活动影响小D.冰雪厚度大5.推断风力最强的时段为当地时间()A.0-4时B.6-10时C.14-18时D.19-23时解析:第3题,冰川风是由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东亚西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选项C正确。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是动力作用形成。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是气流随海拔下降而形成的气温高、湿度小的小尺度风。第4题,珠峰北侧冰雪覆盖面积大,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风力强劲。第5题,冰川表面与冰缘地区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当地午后气温最高,温差最大,选项C正确。答案:3.C4.A5.C(2020·深圳高级中学检测)犬鼠(土拨鼠)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形成了“穿堂风”。据此回答6~8题。6.关于犬鼠洞穴的“穿堂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洞口为气流出口B.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C.乙洞口气温较低D.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7.与“穿堂风”成因一致的地理原理是()A.热力环流B.狭管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8.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解析:第6题,水平气流经过乙洞口处的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故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为气流进口;两个洞口地面气流流速相当;受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乙洞口气温较高。第7题,乙洞口形成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气流在甲处下沉补充,故而形成“穿堂风”。与“穿堂风”成因一致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狭管效应、焚风效应是受地形影响,而不是热力差异形成的;温室效应是指因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大气的保温作3用增强,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现象。第8题,房屋南北朝向,房前是阳面,石质地面,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屋后是阴面,山林升温慢,形成高压,房屋前后气压梯度大,易形成“穿堂风”;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受热差异小。答案:6.D7.A8.C(2020·西安联考)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等压线分布状况。据此回答9~11题。9.影响1月等压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洋流C.海陆分布D.纬度10.甲地7月和1月气压差可达()A.8hPaB.10hPaC.13hPaD.14hPa11.与7月份相比,达尔文1月份()A.气温较低B.降水较多C.对流较弱D.气压较高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澳大利亚1月等压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因此可判断影响其走向的主导因素是纬度。第10题,该图中等压线的等值距为2hPa,故甲地7月气压为1022~1024hPa,1月气压为1010~1012hPa,因此其气压差大于10hPa、小于14hPa,选C。第11题,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判断,达尔文7月气压高于1月气压;达尔文位于南半球,1月为夏季,气温高,对流强;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季风,该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因此1月降水较多,7月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答案:9.D10.C11.B二、非选择题412.(2020·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下图是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2)说明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的成因。(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说明理由。解析:(1)可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法描述。(2)首先明确特点是气温低于郊区的“冷岛”效应。然后可结合热力环流知识,从城市散热、郊区增温角度分析。(3)可从气流运动、人为放热、大气保温效应等方面分析,要注意地形的影响。答案:(1)夜间强,白昼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2)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湍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区和郊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强,城郊温差减小;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因而引起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冷岛”效应。(3)规律: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理由: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影响,冬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收入热量多。13.(2020·齐鲁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几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材料二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图1)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图2)。5(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解析:(1)气候变暖、人类活动过度引水等导致夏季湖泊水位下降,从而使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减小。(2)冬季博斯腾湖湖陆温差小,热力性质差异小,且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故博斯腾湖湖陆风冬季最弱。(3)兴建城市后,白天湖陆之间的温差会加大,晚上湖陆之间的温差会减小。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2)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3)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原因: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0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4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