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课时滑坡与泥石流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2.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A.暴雨和泥石流B.火山和地震C.洪涝和台风D.滑坡和沙尘暴解析:第1题,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抵御能力无关,而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第2题,火山和地震均属地质灾害,且火山可以诱发地震灾害。答案:1.C2.B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示意图”,回答3~4题。3.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4.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C.气候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D.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解析: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该自然灾害最可能为滑坡。滑坡一般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滑坡的重要诱发性因素之一。答案:3.D4.D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5~6题。-2-5.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6.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解析:第5题,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内力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从而形成了地震。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滑坡。地震可能诱发滑坡灾害,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第6题,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答案:5.D6.D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7~8题。7.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8.六大区域中发生特大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最多,华东地区最少,华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答案:7.B8.C-3-9.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必要。下图示意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2)说明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2)题,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等。答案:(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①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③植树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⑤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 流水地貌 第2课时 滑坡与泥石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4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