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7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艺术长廊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解析:马丁·路德的话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2.“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解析:材料是说书坊把“州县所试程文”制成小版印刷,高价出售给考生夹带(作弊),这就反映了A项(高价竞售)、B项(夹带)、C项(专刊小板),而D项说法是错误的,由于有夹带,“则书不必读矣”导致读书风气败坏。答案:D3.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解析:从材料“中国人的头”以及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事实可知,B项表述错-2-误,符合题意。答案:B4.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可知,A项是在鸦片战争以后;C项表述错误;D项对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表述也错误。故选B项。答案:B5.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解析: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6.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解析: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在综合性娱乐场所“瓦舍”中,分别上演杂剧、诸宫调和“说话”等各种技艺,适应了市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话本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故选B项。答案:B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B.绘画-3-C.戏剧D.杂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关键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据此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8.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史料表明()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关键信息,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突出特征,故选B项。答案:B9.将黏土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A.《史通》B.《农政全书》C.《农书》D.《梦溪笔谈》解析:根据题干“……印完一版,单字可卸下以备再用”判断出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史通》(唐代刘知几著)、《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农书》(元代王祯著)、《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最早记载活字印刷术的应为《梦溪笔谈》,故选D项。答案:D10.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四大发明。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4-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三项表述错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在唐末已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答案:D11.《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解析:《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而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是明清时期,由此排除A项。“异端”思想是指明清时期出现的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君主专制等思想,由此排除B项。D项内容也应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赞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二者都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要求,故答案为C项。答案:C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思想禁锢加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成原因的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发展体现了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文学作品逐渐通俗化的趋势。A、C、D三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40分,共40分)13.(40分)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5-——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材料三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四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材料五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14分)(3)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10分)(4)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10分)答案:(1)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海外贸易更加兴盛;都市商业繁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大量使用。(2)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3)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4)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化长廊 第7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