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测评2 商鞅变法 人民版选修1
-1-专题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材料二卫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9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认为变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指出商鞅新法能在秦国长行不废的根本原因。(6分)【答案】(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力田: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劝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连坐制。(2)条件:统治者得人善任并坚定支持。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粗劣的),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荀子·强国》材料二(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釒且锄(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讥。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治安策》(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哪些?(6分)(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3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6分)【答案】(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以及风俗改革等措施,强化了对百姓的控制;普遍推行县制,奖励军功等措施,加强了对各级官吏和士大夫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强了国君的权威,提高了决策的效率。-2-(2)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3)重视加强对百姓和官僚士大夫的控制;重视等级权威;重视培养人民的私有观念和竞争意识;强化个体小生产者的意识,推行愚民政策。(答出三点即可)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缴租税多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4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5分)(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5分)(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5分)【答案】(1)承认土地私有,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司职;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2)对按军功授爵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3)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3-——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三……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改革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6分)(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答案】(1)民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民间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充分肯定,认为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看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许多变法内容影响深远。(言之有理即可)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那七国地广兵强,大略相等。余国如越,虽则称王,日就衰弱。至于宋、鲁、卫、郑,益不足道矣。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为齐下,会聚之间,推为盟主。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东周列国志》材料二分秦国为三十一县,开垦田亩,增税至百余万。……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秦国富强,天下莫比。于是兴师伐楚,取商于之地,武关之外,拓地六百余里。周显王遣使册命秦为方伯,于是诸侯毕贺。——《东周列国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发展状况怎样?(4分)(2)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11分)【答案】(1)秦偏僻落后,被中原各强国鄙弃。(2)政治上: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在争霸中不断获得胜利。社会治安与习俗:尚武且怯于私斗,社会稳定。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4-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7分)【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测评2 商鞅变法 人民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7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