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空观念]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课标导航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的成就,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3.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实质是“左”倾错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2)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2(3)内容①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指导,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②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③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4)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1)原则: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2)表现①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平反,为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恢复名誉。②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落实各项政策。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时间:1981年6月。(2)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进程1.开始实施(1)对内改革阶段性①农村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渐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②城市推进: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1984年开始,核心:增强企业活力。(2)对外开放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2.逐步深化3(1)中共十二大:1982年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2)中共十三大:1987年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10月召开,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5)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为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3.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构想(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实践:港澳回归。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台湾问题对台方针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的重大转变。(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3)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现了反对明确提出了大陆可用“非和平手段”处理台湾问题的底线。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5)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71“思考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对外开放,建立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阅读教材P172“学思之窗”: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及实施,对深化内地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起到怎样的作用?提示:有利于促进内地和香港、澳门等经贸联系,有利于加强内地和香港、澳门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交流。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图片“《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P169)信息解读: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阅读图片“10月1日,在世博园中国馆前广场举行中国国家馆日升旗仪式。”(P171)信息解读: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3.阅读图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P172)信息解读: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阅读图片“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握手”(P173)5信息解读: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握手致意,实现历史性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双方在两岸关系制度化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良性互动对话。探究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史论要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3.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对点训练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取关键词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答案C62.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一“转折点”出现在()A.1949年B.1956年C.1978年D.1992年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故选C。答案C探究二改革开放的进程史论要点1.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1)内容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③逐步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特点①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②由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③由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④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构成①建立经济特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模式。②确定沿海沿江沿边和省会开放城市,提高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和经济效益,逐步加强向内地进行技术和管理的辐射作用。③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使对外开放向区域经济方面延伸,将开放格局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④在设立和确定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和省会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三个开放层次的基础上,作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最后一个层次就是将开放辐射和延伸到内陆地区。(2)意义①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②为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③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对点训练1.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A.人民公社社员企盼丰衣足食B.旧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答案D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其突破口是()A.建立经济特区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开放沿海城市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其突破口是建立经济特区。故本题答案为A。答案A探究三(核心素养)“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素养解读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的影响(1)“一国两制”理论经受了各种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指导下,顺利实现回归,迈出了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也为完全统一奠定了基础。(3)港澳的回归,对台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台湾人民有很大的启示和积极影响,有助于增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增强他们以此次方针实现完全统一的信心,减少其疑虑和抵触,有利于统一阻力的减少。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的影响史料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4年2月22日)解读史料选自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8时的谈话,邓小平在此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它成为中国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为解决争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对点训练1.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施政。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A.“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8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