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选修)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选修)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00分。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印证此字是最早汉字2.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ABCD3.在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是确实有韵。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A.《二京赋》B.《将进酒》C.《雨霖铃》D.《窦娥冤》4.“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叛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A.雕版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B.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C.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5.央视春晚备受好评,它将传统与现代、通俗与艺术、科技与文化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歌舞、戏曲、对联、猜谜等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灿烂,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有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表述符合史实的有()①学富五车,是指战国思想家惠施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装满爱看的纸质书籍②洛阳纸贵,是指西晋文学家左思作的《三都赋》在京城洛阳被广泛雕版印刷,纸材脱销③京剧属于板腔体,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正式形成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体又称“骚体”A.0个B.1个C.2个D.3个6.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2-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7.1867年,王韬漫游法英等国,后在《纪英国政治》中写到:“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火器之精良,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对材料信息解读有误的是()A.王韬赞成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英国之行开阔了王韬的视野C.王韬对西方社会制度存在误判D.对洋务运动有一定程度反思8.“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帜其学曰‘群学(社会学)’。‘群学’者何?荀卿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严复《原强》)这说明严复()A.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B.认为进化论与儒学功能一致C.提出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D.主张以救亡图存为首要任务9.胡适在《谈新诗》中写道:“初看起来,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问题,算不得重要。却不知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由此可知胡适的主张旨在()A.废止文言文而推行白话文B.废除格律诗推广新体诗C.打破旧束缚促进思想解放D.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10.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1.1917年,李大钊在《立宪国民之修养》中说“依吾儒忠恕之道,西哲自由、博爱、平等之理,以自重而重人之人格,各人均以此惕慎自恃,以克己之精神,养守法循礼之习惯,而成立宪国绅士之风度……绝不致演出议场挥拳、白宫斗口之象也。”材料说明李大钊主张()A.摒弃儒家伦理道德B.选择社会主义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度D.理性选择西方文明12.毛泽东在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演讲中,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并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以上主张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3-ABCD13.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的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A.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含义D.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4.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A.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B.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C.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D.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15.2017年2月12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下列对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说法不正确的是()A.1964年中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B.1967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科技水平D.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结果16.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7.有一位物理学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后,有人当即宣称:“如果这些要用量子力学才能解释的话,那么我情愿不予解释。”即使是爱因斯坦,最初也觉得完全接受这一理论太勉强了,提出这个新理论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玻尔18.1907年,德国将军弗里希说:“战争是具有头等重要性的生物必需,是人类生活中不能省却的一个定期性因素,假如没有战争,这将会排除种族的所有进步,并进而使所有真正的文明消亡。”这种观点()A.说明了战争对人类进化的科学作用B.片面地运用进化论解读人类社会进程C.有力挑战了天主教宣扬的封建神学D.体现出法西斯所宣扬的民族主义观念19.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C.蒸汽机D.计算机20.如果说昔日的机器仅有“骨骼肌肉”,那么今天的机器除了“骨骼肌肉”之外,还有相当发达的“神经系统”。今天的“骨骼肌肉”也有了崭新的内容,例如动力机,除了蒸汽机、电动机之外,越来越多地采用核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发动机。这些变化反映了()-4-A.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艺术想象力B.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C.技术变革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D.环境问题引发世界性能源革命21.“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22.某艺术家一直遵循师法自然的创作原则,比较喜欢户外阳光下真实的景象,把自己内心最直接的感受用画笔记录下来,将大自然中变幻莫测的的光影定格在自己的创作之中。下列作品体现这一创作风格的是A.B.C.D.23.英国文豪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曾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众生相。下列在创作风格上与狄更斯相似的作家是()A.雨果B.巴尔扎克C.海涅D.贝克特24.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一书中指出“他们把比较熟悉、前后联系着的事物的各个部分随意放置,然后精心地把它们组合成各种新的图案,使之看不出与任何外部现实有什么相关的内容。因此,看来就好像一些非同寻常的敏锐灵感,以象征他们艺术未来的方式,预示了西方文明新政治制度的崩溃即将来临”。下列作品中符合该描述风格的是()ABCD25.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第Ⅱ卷(共50分)26.(10分)商鞅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商君书》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5-机整体。——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3分)(2)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5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2分)27.(10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史思辩录》材料二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材料三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2分)(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学为体”的宗旨的?(6分)28.(10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1919年《三民主义》材料二我们今日要把中国失去了的民族主义恢复起来,用此四万万人的力量为世界上的人-6-打不平,这才算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天职。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种似是而
本文标题: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