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学考选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1-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学考选考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分别由周武王和周公进行。如封纣子武庚于殷(河南安阳);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山东曲阜);封召公之子于燕(北京)。这表明分封①扩大了周文化形式的覆盖范围②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管理③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④确立了姬姓贵族阶层世袭特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周武王和周公进行。如封纣子武庚于殷(河南安阳);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山东曲阜);封召公之子于燕(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通过封使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周的文化形式覆盖范围随之扩大,①正确;西周分封目的是强化天子对诸侯统治,③正确,故选B;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是郡县制,②错误;纣子武庚不是姬姓贵族,④错误,故排除AC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周武王和周公进行。如封纣子武庚于殷(河南安阳);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山东曲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影响、目的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中出现很多类似于“优柔寡断”、“信赏必罚”、“蚕食鲸吞”等成语。这部著作中最有可能体现了A.讲求实际功利精神B.克己复礼的主张C.事异则备变的思想-2-D.无为逍遥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从“信赏必罚”“蚕食鲸吞”可知是法家思想,主张事异则备变,故C正确。A体现墨家思想,故A排除;B是儒家主张,故B排除;D是道家主张,故D排除。3.后代诗人对古代政府修建的水利工程时有赞赏。其中“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碓”、“凿开五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描述的是A.都江堰、灵渠B.郑国渠、灵渠C.都江堰、郑国渠D.灵渠、坎儿井【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碓……凿开五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岷江与都江堰相关,“五岭引湘波”与灵渠相关,故选A;郑国渠与岷江、湘波无关,故BC排除;坎儿井与“五岭引湘波”无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碓……凿开五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都江堰、灵渠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的贡献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项中正确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是A.汉代的丝织品远销欧洲成为奢侈品B.唐代的茶叶在欧洲市场上出现C.宋元后瓷器开始成为外销重要商品D.中国印刷术经阿拉伯传到西方【答案】A【解析】-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织品开始传入欧洲时被称为软黄金,成为奢侈品,A正确;茶叶在欧洲市场上出现是在明代,故B错误;瓷器开始成为外销重要商品是唐宋后,故C错误;印刷术经波斯外传,故D错误。5.某种书体产生于汉末,是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之后,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这种书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汉末时期”“结构严整”可以判断这种书体为楷书,故选C;篆书属于秦朝,故A排除;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故B排除;行书比楷书灵活、流动,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汉末时期、结构严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楷书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风力水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考据学”②釉下彩绘;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北门学士③定州竹简《论语》;曲柄锄;“提花机”④文渊阁;水雷和定时炸弹;《便民图纂》-4-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力水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考据学”属于清代;釉下彩绘、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北门学士属于唐代;定州竹简《论语》、曲柄锄、“提花机”是汉代;文渊阁、水雷和定时炸弹、《便民图纂》是明代。故③②④①排序正确,故选C,排除ABD。7.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下列与“地方政治受压抑”无关联的是A.汉代刺史监察制度B.汉代官营专卖制度C.元代省官互迁形式D.元代宣政院的设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据题干“地方政治受压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是经济层面,故B符合题意,选B;汉代刺史监察制度、元代省官互迁形式、宣政院的设置都属于地方政治受压抑的表现,故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地方政治受压抑”,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8.思想家王夫之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其主张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循天下之公③物质变化有规律-5-④唯物论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举材料“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句主张循天下之公,故②正确;第二句主张物质变化有规律,故③正确,故选B;①是梁启超对顾炎武思想的概括,故①错误;④不是思想主张,而是后人对其思想的评价,故④错误,故排除AC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9.《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英国签订此条款的主要意图是A.为广州等五口通商贸易服务B.同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关税C.消除广州受行商的各种限制D.使广州成为文明交流的窗口【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分析可以得出英商贸易无须经过中间环节“行商”,可直接贸易,再联系五口通商,可知此条款的意图是为通商贸易服务,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关税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消除各种限制,故C错误;《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不是使广州成为文明交流的窗口,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通商贸易的目的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10.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八号《益世报》刊载旅津书业的一则广告:外交失败,全国悲愤,各界同胞纷起救国,以不用日货为消极之对待敝业于教育用品。虽东西各货兼售,此公愤所在,敝业亦国民一份子,从即日起停止进办日货……以后进货当重国产,如为国货所无者暂以欧美代之。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是A.广告商顺应了民众痛恨帝国主义的爱国心理B.旅津书业的广告中专门提出了抵制日货办法C.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民族自觉的高涨D.此广告中的抵制日货源于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从民国八年可知这发生在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抵制日货是因为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主权,而不是二十一条,故D符合题意,选D;材料“各界同胞纷起救国,以不用日货为消极之对待敝业于教育用品”反映了广告商顺应民众痛恨帝国主义的爱国心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也反映了旅津书业的广告中专门提出了抵制日货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敝业亦国民一份子,从即日起停止进办日货”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民族自觉的高涨,故C不符合题意。11.1884年,英国一名基督教女传教士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1907年3月8日(清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公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教育取得了合法权。1912年,民国政府又制订了《壬子癸丑学制》,提出废除教育权利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近代对女性的歧视逐渐消失B.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C.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D.民众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从第一所女子学校到清政府政策再到民国政府政策,女子获得教育权利,故B正确;近代中国对女性的歧视依然普遍存在,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女子-7-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故C排除;仅凭材料并不能说明民众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故D排除。12.孙中山在1906年时提出“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1912年又说到“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孙中山旨在强调A.节制资本B.民生主义C.富国强兵D.平均地权【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强调的是限制国内私人资本垄断,即节制资本,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节制资本,不是民生主义,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富国强兵,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平均地权,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节制资本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3.抗战中某次会战前,中方在3月已获悉日军有从信阳、武汉向鄂西北大举进攻的企图。4月指出:“对敌进犯沙、宜,应迅即预行部署,准备先发制敌……第五战区应乘敌……企图渐趋明显以前,行先发制敌攻击。……由战区密切注视敌情,适机断然实施,但须于四月中旬末完成攻击诸准备。”这次会战是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鄂西北”“进犯沙、宜”中可知这次会战应是枣宜会战,故选D;太原会战在山西,故A排除;徐州会战在江苏徐州一带,故B排除;武汉会战不属于“鄂西北”,故C-8-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鄂西北”“进犯沙、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枣宜会战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4.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其中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役,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②结果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③在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④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解放战争时期”、“徐州”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这场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因此①③④项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平津战役之后,②项错误;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15.新华社记者吴冷西曾回忆和评价某次国际会议的新闻报道:有声有色地报道会议中的辩论,也丰富多彩地论述会场外的周旋。第一次把有世界各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卓越形象和外交魅力,传播到世界。该次会议是A.开罗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第一次有世界各国参加”“周总理为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故B正确;开罗会议时期是国民政府参加,故A排除;1955年万隆会议不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C排除;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1971年,故D排除。16.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下列属于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③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④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本文标题: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学考选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