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条形码贴在对应位置。3.答题卡上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总分60分)1.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A.生产工具的改进B.争霸战争频繁C.人口的大量迁移D.大量开垦土地【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故答案为A项。争霸战争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人口大量迁移与生态环境恶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D项是铁犁牛耕推广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排除。2.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2-A.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B.官营纺织业的规模比较大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绫锦坊”“内作使”“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可知唐代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棉花种植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唐代没有打破坊市界限,而是宋代,故C项错误;材料提到的“巧儿”属于官营手工业的工匠,不是自由劳动力,故D项错误3.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D.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为中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是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条件,故B项错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在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D项正确。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3-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对比了徽州地区一方面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另一方面土地价格上涨激增,反映徽州富商大量地购田置地,导致商业资本大量投入非生产领域,不利于扩大再生产,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故C正确。由于徽州富商大量地购田置地,才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原因,而不是造成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中的现象由富商购田置地所致,不利于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故B错误。明朝自然经济根深蒂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鸦片战争后,故D错误。5.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而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城市迅速崛起。这主要是因为欧洲A.价格革命影响较广泛B.意大利国家四分五裂C.意大利经济优势丧失D.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位置逐步被大西洋沿岸所取代,故选D。价格革命的主要影响是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显然这与材料的描述无关,排除A;贸易中心的转移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整体改变,不是由意大利的国内政治环境决定的,且意大利没有实现统一的事实由来已久,也并没有妨碍威尼斯、热那亚曾经的崛起,排除B;意大利经济优势丧失属于影响,不是原因,排除C。【点睛】在解答本题时,学生需根据材料描述迅速联想到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6.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4-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甘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劳动条件恶劣。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大量使用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逐渐普及,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答案为B。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但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有限,不是蔗糖普及的主要原因,A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蔗糖逐渐普及主要是生产环节成本下降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导致东西方贸易便捷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C错误。欧洲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与蔗糖价格下降无关,D错误。7.19世纪,西欧社会在争论妇女“工作权利”时,倾向于女人们留在家里生育孩子。1870年后,随着工厂以及大量服务性岗位的出现,妇女们的工作权利得到认可。这表明工业革命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B.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C.提升了妇女在劳动市场上的地位D.使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发生后,伴随着对自由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原本大多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获得了工作权利,这是妇女劳动地位得到提高的具体表现,C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矛盾,A项所述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家庭结构的根本性变化,D错误。8.1900—193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加速,城乡之间移居基本上自由。1938年中国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人口是2730万,占5亿人口的5%—6%。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所-5-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改善交易效率。这一现象说明A.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C.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D.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改善交易效率”,说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D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A项错误。由“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人口是2730万,占5亿人口的5%—6%”可知,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没有体现城市化发展的原因,C项错误。9.下图呈现了人类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其中,“2.0自动化”出现A.推动了工厂制度基本形成B.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C.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D.践行了凯恩主义的思想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从时间“19世纪后期”、“人类制造业发展历程”、“2.0自动化”联系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后期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自动化”是得益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为B。18世纪后期推动了工厂制度基本形成,A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没有悖离自由资本主义思潮,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以扩大政府开支为主-6-的凯恩斯主义思想,D错误。10.利用公式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简化教材内容,帮助理解一些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下列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些经济成分的公式表述,其中有错误的是A.小农经济=农业十家庭手工业B.江南制造总局=资产阶级+机器生产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十雇佣关系D.官僚资本主义=政权+近代工商业【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为洋务运动代表企业,属于政府官办企业,故B项中资产阶级的对应关系是错误的,符合题意。小农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家庭手工业紧紧地依附于农业上,A项对应正确,排除;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是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对应正确,排除;官僚资本主义是政府通过权力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形态,故D项对应正确,排除。11.鸦片战争后,列强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根据英国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在1837年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239.4万多英镑。由此可见A.列强对华加强商品输出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列强对华加强资本输出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在1837年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239.4万多英镑”表明列强加强了对华商品输出,答案为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列强加强资本输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材料不符,C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开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12.20世纪20年代,直皖、直奉、江浙等(军閥)争战不已,地方制据对抗。各路军阀将工-7-商企业视为动辄可得之财源,苛捐杂税滥征,这直接造成了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B.中央政府的权力膨胀C.工农运动高涨D.民主思想活跃【答案】A【解析】苛捐杂税的增多无疑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故A正确;此时中央政府权力削弱,故B错误;此时工农运动并没有开始高涨,故C错误;民主思想是在20世纪初活跃,故D错误。13.据《浙江通史》记载,1911年乍浦八旗驻防军的协领杉梁、士绅张文雄等创办和济树畜公司,进行农牧业经营。同年上虞士绅陈渭正等创办春泽公司,购买县境内所有低洼、瘠跷之田地山林,“或浚江掘湖筑堤开渠,或辨土择种,宜树宜牧”。截止到1911年的近8年间浙江类似组织有40多家。这些现象说明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农村B.旧士绅旧官员投身近代民族工业浪潮C.近代实业波及到古老的传统领域范围D.这些新式组织构成了社会变革的基础【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材料中涉及到都是传统农牧业,而不是民族工业,故B项排除;结合材料中“创办和济树畜公司,进行农牧业经营”“创办春泽公司”“近8年间浙江类似组织有40多家”等信息可得出近代实业波及到古老的传统领域范围,故C项排除;材料中未对“新式组织”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进行论述,故D项排除。14.甲午战后,原有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多数官办、官督商办企业被商办企业所代替,如1896年湖北机器织布局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竟赢余十八万金,除以十五万金还清旧债外,仍余三万金”。由此可知A.清政府财政经济严重困难-8-B.清政府逐渐调整了经济政策C.洋务企业最终走向了破产D.中国企业开始了股份制尝试【答案】B【解析】根据“原有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多数官办、官督商办企业被商办企业所代替”可知,清政府逐渐调整了经济政策,B正确;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5.下面为1895年和1898年间中国境内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主要代表刊物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年7342.9%《笑林报》《大观报》《万国公报》1898年473983%《通俗报》《格致新报》《时务日报》A.救亡图存已成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