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在发现甲骨文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A.“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B.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C.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D.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倾向,故可直接排除;六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出现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所以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故可排除B;材料反映了随着殷墟大量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成为“信史时代”得以证明,这就填补史书缺载,故此题选C。2.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答案】C【解析】-2-由题干中的“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故选C;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行省在金代设立是为了“治一方”,故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史实,D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BD。3.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将广州开放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寄居。但是,广州各阶层民众坚决不允许外国人入城,掀起了“反入城斗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众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B.“华夷之辨”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C.《南京条约》是一份不平等的条约D.广州自古缺乏开埠通商的历史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南京条约》的签订已经表明了当时国家主权的丧失,群众性的“反入城”斗争主要体现了中国民众“华夷之辨”的观念,本质上并未体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故排除A项。《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各阶层民众坚决不允许外国人入城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故选B项;题意内容不是在反映《南京条约》的不平等内容,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广州自古缺乏开埠通商的历史传统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4.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A.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C.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3-D.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战役主要在华北地区,以破坏敌伪交通线为主,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战役是百团大战。通过百团大战,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抗战信心,选项D正确;百团大战发生于敌后战场,排除A;百团大战主要是游击战、运动战,而非阵地战,排除B;百团大战是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不是国共合作典范,排除C。5.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1906年版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上述两种描述解读有误的是A.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溯流B.历史教科书体现时代特色C.社会性质决定了史观变化D.时局变化影响着历史评价【答案】C【解析】【详解】“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的说法是在190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革命形势正迅速高涨,对当时的清政府而言,稳定国内政局是至为关键的当务之急,故上述说法反映了时代和局势的的变化,这是其应对之举;“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是在1933年的说法,当时日本已经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激化,挽救民族危机成了当时的主要任务,所以教科书在这时的作用一方面是给学生史实,另一方面是利用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来激励学生为国家救亡运动贡献力量,所以会有上述说法。综上所述,ABD都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准确解读,而两个材料所处的时代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之下,所以社会性质是一样的,故C的说法是对上述材料的错误解读,故选C。【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这类题一定要看清题干中的设问,如这一题是“解读有误”,也就是说要选择不正确的说法,为了防止出现审题失误,要注意看全选项,只要是看全选项就知道ABD都是对的,所以这会促使我们再返回去看题干的设问,就不容易出现本来明白但选错的问题了。-4-6.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此举A.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B.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等信息可知,用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来否定清王朝的正统性,有利于动员民众参加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D正确;据上分析这是资产阶级狭隘的民族观,革命派的斗争策略,不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A错误;据材料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可知,没有明确反帝,而是斗争矛头指向了满清政府,故B表述不当;据材料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可知,没有体现民主共和观念,C错误。7.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定期发行关于农民运动的刊物。农民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基本上以“三民主义”“自山平等”“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为话题。这一现象应该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关于农民运动的刊物”以及“三民主义”“自由平等”“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可知,这一现象应该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信息,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是在1919年,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是在1927—1936年,故D项错误。-5-8.下图为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这一年,人民的选举A.有力地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B.开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新阶段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D.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可知,涉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故答案为D项;A项的时间是1949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B项的时间是解放战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的时间是1954年。排除。9.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③B.①②④-6-C.①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可以看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的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凡带有②③的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10.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以及其他。”该会议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我国代表团…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可知为1954年日内瓦会议,其重要成果就是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故A项正确.B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提出,排除.C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7-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D项,建国初,与苏联建交,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11.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A.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C.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D.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对比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美国的积极和中性报道越来越多,而消极报道越来越少,这是由中美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建国初期到六十年代,中国关系僵化,美国敌视中国,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以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D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A错误。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也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的,排除B。全面对外开放与表格中时间不符,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是两国国家利益共同决定的,是两国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学生需抓住两国关系变化的实质,选择能全面反映表格变化的信息。12.雅典城邦“以有效的机制制约政治斗争,把它局限在和平有序的范围之内,阻止它演变为血腥的暴力惨剧,同时又要保持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对立,以利于社会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由此城邦-8-A.设立公民陪审法庭B.实行陶片放逐法C.扩大公民大会权利D.发放工资和津贴【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以有效的机制制约政治斗争,把它局限在和平有序的范围之内,阻止它演变为血腥的暴力惨剧,同时又要保持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对立,以利于社会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雅典城邦实行的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其突出特点是由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对全体公民进行监督,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陪审法庭的职责是受理公民投诉,不能制约政治斗争,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C选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不是弹劾制度,不能制约政治斗争,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D选项错误,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不能制约政治斗争,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3.罗马法规定:“故意杀害他人”处以死刑,而“
本文标题: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