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省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
第1页,共11页2019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1.全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Al:27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组成的元素与其他三种有机物有不同的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酒精2.发射神州七号飞船时,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物质混合便会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R=3N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是A.C3H5OB.C2H8N2C.C2H8D.C2H5N3.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些白雾是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4.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A.α=60°,β<60°B.α=60°,β>60°C.α=30°,β<30°D.α=30°,β>30°5.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6.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7.如右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若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第2页,共11页A.G1=G2B.G1=2G2C.G1=21G2D.无法判断8.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风速为v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风速为v2,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则可知A.p1p2v1v2B.p1p2v1v2C.p1p2v1v2D.p1p2v1v29.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的原因是A.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B.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原C.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D.水痘病毒已不能再侵袭该人体体内10.轿车的仪表盘上有一个显示汽车车门关闭状况的指示灯,每个车门与一个开关相连,只要四个车门中有一个没有关好,指示灯就不会熄灭,起到提醒驾驶员的作用。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能符合上述要求的最佳设计是11.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1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4413.小明同学将一重400N的木箱沿长4m的斜面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所用推力为120N且与斜面平行,则斜面对木箱的摩物质CO2O2H2OW反应前质量(g)658523反应后质量(g)X10320第3页,共11页擦力是A.20NB.80NC.100ND.120N14.如图所示,L是电磁铁,在L正上方用弹簧悬挂一条形磁铁,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待电磁铁稳定后,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上向下缓缓地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将A.变长B.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15.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D.实验的误差造成16.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17.如图是小朋友玩蹦蹦床的情景,对他们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小孩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的动能最大D.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蹦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18.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甲~丁四项中,正确的项目共有几项?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④结合形成受精卵;丙:结构③发育成果皮;丁:胚珠内的细胞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19.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要使所看到的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第4页,共11页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闭合S1,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变大B.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C.闭合S1、S2和S3,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D.先闭合S1和S2,再闭合S3,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二、简答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60分)21.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内能大的原因是▲。22.如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1)B曲线代表▲。(2)在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填图中的字母)。23.在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管内水面上升,上升的速度逐渐减慢,速度减慢的原因是▲。要使上升的速度加快,应采取的措施是▲。24.如图,在两个大小为20N的压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1kg的木块可在两个长板之间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受到的摩擦力为▲N;如果保持两个压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为使木块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对木块向上的推力大小为▲N。(g=10N/kg)25.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不断降低温度时(其他条件不变),B点的位置(坐标)将如何变动?▲(2)将该溶液从状态A改变到状态B有多种途径。试设计并简述一操作最简单、结果最准确的实验途径。▲第5页,共11页26.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和质量相等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若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选填“水多”、“某种液体多”或“一样多”)。(2)由表中数据可算出c液=__▲__。27.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_____▲____(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可能是电路的____▲_____段发生_____▲____(填“断路”或“短路”)故障。28.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ρ石的表达式为:ρ石=▲29.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⑴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⑵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⑶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第6页,共11页30.右图显示的装置用作比较一带叶枝条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失水速率。在每一光强度下,气泡最初及最终的位置记录如下表。光强度气泡的最初位置(mm)十分钟后气泡的位置(mm)100152022230l2640335(1)实验进行时,带叶枝条▲使气泡移动。(2)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光强度对失水速度(气泡每分钟移动的距离)有何影响?▲(3)在每一组实验开始时,应如何操作才能使气泡回到0~3mm之间?▲3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猜想二:AlRCu,猜想三:RAlCu,【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猜想三将未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第7页,共11页32.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证据是▲。(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三、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33.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系统;a、b、c、d、e表示不同的物质;①、②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2)物质[b]进入[B]是依靠▲作用完成的;物质[a]的产生是组织细胞进行▲作用的结果。(3)①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排出体外的气体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4)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高于一定值时,[e]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作用有局限性。第8页,共11页3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是标有“6V3W”的小灯泡,定值电阻R=10Ω。当S、S2闭合,S1断开,且P位于a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3.6W,P位于b端时,电路消耗的
本文标题:2019年省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