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命题范围(岳麓版必修一1-5单元)2、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3、第Ⅰ卷为客观题60分;第Ⅱ卷为主观题4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人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可见,与我国姓氏有着密切关联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宗法制2.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柳宗元认为:“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长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国势力上升B.周天子势力衰微C.分封制走向崩溃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2-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6.下列三个场景,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灾,中央政府的动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山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场景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唐、明D.秦、元、清7.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做知州8.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刺史④唐朝门下省⑤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这里所说的趋势应包括()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地方官吏的自主权不断加强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1.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B.公民素质的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C.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3-D.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12.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1票B.2票C.3票D.4票13.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用抽签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远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说明他()A.逆民主的潮流而动B.对民主失去了信心C.极力宣泄个人偏见D.看到了民主制的弊端14.网络监督是政府或人民大众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件事的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它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群众监督的新形式。古希腊民主政治中起到类似作用的是()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15.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了财产私有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C.维护奴隶制度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16.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不告不理”的原则④三权分立的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7.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A.判处奥赫死刑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D.不予受理18.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4-19.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20.“驴象之争”反映了美国的政党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B.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C.两大政党在本质上不同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21.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2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3.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A.鸦片战争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民国成立初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24.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反映出①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②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话称赞的是()-5-A.太平天国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6.《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A.无产阶级专政B.义务教育制C.社会主义政权D.直接选举制27.“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28.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2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30.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B.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C.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中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3分,第32题17分)31.(23分)当今中国,政治改革方兴未艾。圊首往事,到昨天去寻找借鉴,汲取智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6-一一《朱子类语》材料二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段,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材料三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一一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材料四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一一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一一《中华文明史》第4卷(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指出这一制度的优点。(4分)(2)结合所学列举雅典民主政治中符合材料二的史实,并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新体制?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4分)说明此原则的目的是什么?(3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6分)(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对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2分)32.(17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7-图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图二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图三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请回答:⑴图一中人物的重大理论贡献是什么?(2分)⑵图二、图三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4分)图二、图三中人物都对图一人物的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他们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6分)对此你有什么认识?(2分)⑶概括上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5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