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第1—6单元。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由此可见,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大变动的根源在于A.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B.礼乐秩序完全崩溃C.学术下移导致“士”的崛起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家……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由此可见,社会混乱和改革推动了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大变动,故A项正确;B项错在“完全崩溃”,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学术下移导致“士”的崛起是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变动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C项错误;东周时期小农经济开始确立,故D项错误。2.有学者用一关系式说明墨子的思想,“仁+仁+仁……=兼爱”,这就说明“兼爱”和“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等差的“别爱”和“偏爱”在墨子看来,就是“不爱人”。该学者意在强调墨子的“兼爱思想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D.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答案】D【解析】2【详解】据材料“仁+仁+仁……=兼爱”,这就说明“兼爱”和“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等差的“别爱”和“偏爱”在墨子看来,就是“不爱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墨子的兼爱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是针锋相对的,D符合题意;A错误;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思想,与材料无关,B错误;据所学可知,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故C说法错误。【点睛】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仁爱思想主张是针锋相对的。3.有学者根据《汉书•艺文志》,统计制作了《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据此可见,当时()派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10761220篇数31239932173686107403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局面结束C.统治思想较为复杂D.士人就业岗位多样【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儒家学派无论是支派还是篇数,都是最多的,结合所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所以答案是A;表格数据表明,道家、法家、墨家等派别也存在较多的支派和作品篇数,无法体现“百家争鸣局面结束”,排除B;材料反映的各家学派的支派和作品篇数,并非都是统治思想,排除C;材料信息与士人就业岗位无关,排除D。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细绢)帛者谓之为纸。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A.蔡伦为造纸术的工艺改进做出了巨大贡献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D.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答案】C3【解析】【详解】从材料“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以看出,绢帛等原料因贵重无法全面推广,竹简有特别笨重,社会的需要催生了技术的变革。故C正确。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除了文字记载以外,考古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造纸术对于世界文化影响,故D项错误。5.《晋书·左思传》载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约250~305年)写《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西晋“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反映的科技文化史实是A.《三都赋》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是世界名著B.西晋时期豪贵之家已开始用纸作为书写材料C.西晋时期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高度发达D.纸已经取代竹木简成为西晋的主要书写材料【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造纸术得到革新,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所以才有“洛阳纸贵”一说。由此可知,D项正确;《三都赋》具有文学价值,但不能称之为世界名著,故A项错误;东汉时期豪贵之家就开始用纸作为书写材料,故B项错误;“孤证不立”,一部《三都赋》不能说明整个西晋时期的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高度发达,故C项错误。6.真书产生于汉末,由汉隶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至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隶、楷遂完全分流。由此可知,隶书和楷书的分流A.使汉字形成完整体系B.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C.使书法艺术日趋成熟D.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书法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并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价值的功能,因此隶书和楷书的分流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魏晋以后4的书法才逐渐兼具书法艺术的功能,因此隶书和楷书的分流不能使书法艺术日趋成熟,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是在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以后,并且隶书和楷书的分流使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而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故D选项错误。7.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D.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中朱熹编著的课本名称、受教育的对象及提出的具体行为规范来看,朱熹在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治学态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C两项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均排除。8.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宋词以后的文体倾向于平民,主要是因为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再加上技术的先进和交流,故B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错在“去纲常化”。此时宋朝出现理学,推崇纲常思想。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9.由于郭守敬的建议,元世祖派了十四位天文家到当时国内数十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在其中的六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随后,新的历法同年颁布。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A.获益于中央集权体制5B.以小农经济为基础C.总体缺少创造性成果D.具有封闭性的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世祖派了十四位天文家到当时国内数十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在其中的六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随后,新的历法同年颁布”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表明当时新历法的颁布得益于元世祖,即国家政权的支持,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得益于中央集权体制,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古代小农经济为基础,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经济基础,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元世祖派了十四位天文家到当时国内数十个观测点进行观测”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中央体制的支持作用,没有体现缺少创造性成果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封闭性特点体现在技术传承上传男不传女等问题上,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古代科技的封闭性特点,故D选项错误。10.下图为元代王冕《墨梅图》及题诗,它们反映出A.诗画结合创作模式的开启B.写意成为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C.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化需求D.理学观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墨梅图》可知,“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在中国画中蕴藏着中国文人不屈的民族气节,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元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随着民族矛盾的加剧,一些中国文人通过绘画等形式展现民族的气节,这是宋明理学对中国画影响的体现,故D项正确;诗画结合创作模式的文人画在元朝之前就存在,A项错误;BC两项和题干无关,排除。611.“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这主要是因为李贽A.挑战正统的思想主张B.否定老子的圣人地位C.认为民众是真正的圣人D.全面批判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故A项正确;老子是道家的人物,与李贽批判儒学无关,排除B项。李贽并没有认为民众是真正的圣人,排除C项。李贽并没有全面地批判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12.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结合所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故D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时间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结合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解答。【详解】7请在此输入详解!13.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各国文化,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但是他同时也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依然坚守封建制度和天朝上国思想,所以他的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是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排除;C项,“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不是固守华夏传统,排除;D项,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不是魏源,排除。14.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郭嵩焘认为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是政治制度,而商业发展、工业制造在其末,军事等起辅助作用,故D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是洋务派人士的普遍观点,即将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郭嵩焘的观点突破了这一点,故A项不符合题意;郭嵩焘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说明超越了一般洋务派的认识,故B项不符合题意;郭嵩焘强调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但并未反对造船、制器。故C项不符合题意。815.1897年,山西举人刘大鹏得知省城都会的士子读的多是“时务书”,遂指定了一批书目:“御纂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皇朝经世文编四套,皇朝经世文续编二套,康熙字典一部”,托人从京城买回,用心钻研时务。这一现象说明A.维新变法思想
本文标题: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5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