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1.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五级).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一级)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这道题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有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礼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是不同的爵位,从材料这分配的原则可以看出不同爵位在分配猎物的权利方面存在差异,而分配的多寡是由爵位的高低决定的。A项材料体现不出;B项明显错误。C项说法错误,个人的地位不是在猎鹿活动中决定的,而是由个人的身份决定。材料中分配的不同,反应的是他们各自爵位的高低,反应的是等级秩序。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制。2.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答案】B【解析】-2-试题分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3.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帝王眼中玉玺是受命于天的,谁掌握了玉玺谁就是皇位的正统的合法的继承者,所以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主要在于证明自己的皇位是正统合法的而己,而不是其他选项的价值,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玉玺的价值【名师点睛】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拥有玉玺也就拥有了皇位的正统合法地位,玉玺已经成为皇位合法正统的一个重要的象征,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非常重视封建独裁统治的象征物“宝玺”,在皇帝的众多宝物中,宝玺最能代表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地位。4.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金代“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即行省。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A.王权专制B.中央集权C.权力制衡D.地方分权-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宋代和金代都由中央朝臣充任地方长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本题选B。A中王权专制属于皇权加强;权力制衡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地方分权与材料中主旨相反,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央集权。【名师点睛】用数字归纳法记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5.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一曰德行高妙…二曰学通行修,…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可以看出当时选拔官吏的标准是德行、学识、才能;结合所学知识,以德行为选拔标准的是察举制;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6.(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仕才能获得。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可见当时()A.商业发展推动教育进步B.官商勾结现象较为普遍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D.重农抑商政策遭遇挫折【答案】C-4-【解析】试题解析:A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商人“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目的是为了显亲扬名,反映了科举考试也吸引了(徽商)参与,说明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因此排除A,答案选C;题干体现的是“凭商入仕”而非官商勾结现象,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中也没有得到体现,排除D。7.有美国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这表明()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故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它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8.古代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A.奉行疑罪从无原则B.容易拟害原告利益C.有很强的证据意识D.司法制度有待完善【答案】A-5-【解析】“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反映了罗马法疑罪从无的主张,故A正确;疑罪从无并不一定会损害原告利益,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证据意识,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罗马司法制度有待完善,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疑罪从无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9.独立之后美国各州享有立法权,1787年汉密尔顿宣称:“对宪法以及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释权应属于最高法院。”“宪法与法律相较,以宪法为准。”“最高法院必须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汉密尔顿这样说的根本意图是A.树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B.维护扩大中央权力的联邦体制设计C.理顺普通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D.确立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共和政体【答案】B【解析】【详解】宪法是中央制定的,各州制定的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扩大中央权力的联邦体制设计,故B项正确;汉密尔顿的意思是美国各州制定的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树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不是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理顺普通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本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0.下面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6-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B.代议制民主不健全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D.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俾斯麦控制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反映了德国代议制民主不健全,故B正确。宪法规定议会掌握立法权,故A排除。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错误,故C排除。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也不属于本质,故D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11.“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材料中的“外科手术的方法”是指A.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B.临时政府反击德国侵略者C.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D.人民起来推翻沙皇政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即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C正确。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符合“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故A排除。材料中“他们”指无产阶级,故“临时政府反击德国侵略者”错误,故B排除。人民起来推翻沙皇政权,属于二月革命,故D排除。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过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在二月革命后,工人和士兵组-7-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最终,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政权。12.1840—1866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为:年代满汉总督比满汉巡抚比1840年1∶0.751∶2.31866年1∶6.51∶12对此表解读最准确的是()A.鸦片战争加剧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清朝权力结构变化D.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可见1840—1866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为汉族官员担任总督、巡抚的比例上升,结合所学知识,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汉族官僚曾国藩等人创办的湘军等武装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因此汉族官僚势力膨胀,出现题干中这种变化,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使清廷国力大伤。由于清廷倚赖汉人组建的湘军和淮军才能打败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平乱有功,使清廷更加重用汉人,汉人在清廷的权位因而大增,同时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弱。-8-13.一场发生在中国的近代战争被描述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沿海沿江的11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的描述可知是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可知,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5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