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A【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奴隶社会时期的井田制,全国的土地都归天子所有。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答案为A。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A项主要是骨器和石器;CD项都晚于B项。所以答案选B。3.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丝绸纺织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获得“丝国”称号是A.商周时期-2-B.西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素有“丝国”的誉称。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故答案为B项。A项,商周时期是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排除;CD项,隋唐时期,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4.《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是A.个体农耕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可以看出《氾胜之书》对农业的耕作原则、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做了详细的记述,反映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个体农耕是针对奴隶社会奴隶在井田中集体劳作而言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私田出现,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形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排除;B项,铁犁牛耕是一种耕作方式,自春秋战国开始,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排除。-3-5.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答案】A【解析】【详解】商鞅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力,故B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故D错误。6.中国俗话所说的“五谷六畜”反映的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是A.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地主私有土地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男耕女织的经营形式【答案】A【解析】“五谷”属于种植业,“六畜”属于家畜饲养业,故“五谷六畜”反映的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故A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土地私有制,故B错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突出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提高,题干也没有反映这一信息,故C错误;题干也没有涉及男耕女织的经营形式,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五谷六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种植业、家畜饲养业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下列关于中国的制瓷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瓷业清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B.中国在汉代就有了“丝国”的称号-4-C.宋朝景德镇是瓷都D.清代发明了青花瓷彩,效果如同油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成为瓷都。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制瓷业在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排除;B项,中国汉代已有“丝国”称号,但与“制瓷业”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明代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奉为珍品;而且青花瓷上应是中国画,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风格迥异;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排除。8.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宋代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捍卫海疆主权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朝廷认可”“东南沿海”的“民间崇拜”“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特别是对“海上保护神的妈祖”的认可,说明宋代对于东南沿海的政策是鼓励海洋开发。故答案为A项。B项,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题干中是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现实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捍卫海疆主权是需要军队或者政府力量驻扎的,题干主要是针对沿海的民间信仰的认可,并没有出现政府力量,不能说明宋代朝廷捍卫海疆主权,排除;D项,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9.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5-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自然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但这与加强管理无关,故A项正确,排除B;当时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仅凭减少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因为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0.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故C正确。11.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①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②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须从“明清商业革命”中的“明清”的时间限定予以突破。早市和夜市出现在唐代,排除②;北宋“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排除④。①③出现在明清。故答案选C。12.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B.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B.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错在“禁止”二字。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错在“忽视”二字。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错在“取消”二字。所以只能选A.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内容。1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梁启超认为儒家()A.借助仁爱之心和谐人际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改革教育【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四个选项说法都符合孔子的思想特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故选C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有教无类;D项-7-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借鉴不同文明。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是老子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无为而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主张,排除;C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主张,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15.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动力分别是A.水力和风力B.蒸汽动力和电力C.水力和电力D.风力和蒸汽动力【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故B正确;水力和风力属于自然力,不符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8-史实,故A错误;水力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故C错误;蒸汽动力也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动力”,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蒸汽动力和电力在两次工业革命当中的地位出发,即可进行正确判断。1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力量太小不能解体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第一要素是靠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才解体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不是解体的“首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是解体的“首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是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17.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中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是A.开平煤矿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轮船招商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6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