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西周“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①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②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③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④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可知,通过分封制,西周的同姓、外戚、功臣被分封到各地,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加强了西周与各分封地的文化交流,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中国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没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CD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④,排除。【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2.西周规定,如果哥哥的母亲为妾(妃嫔),但弟弟的母亲为妻(王后),只要有妻(王后)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妃嫔)的儿子为太子。这可以概括为A.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C.立嫡以长不以贤-2-D.立嫡以贵不以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哥哥”即长,“弟弟的母亲为妻(王后)”即贵,所以“只要有妻(王后)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妃嫔)的儿子为太子”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贵不以长”。故答案为D项。AB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立嫡以长不以贤”是指在无嫡子的时候看庶子的长幼而不是贤良,排除。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分封诸侯国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室、功臣、先代贵族,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属于先代贵族;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是功臣;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是王室;甲、丙、丁均可能被封为诸侯王,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不可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封为诸侯王”,联系所学分封制分封的主要对象分析解答。4.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仿照中央官制设官分职,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这说明诸侯国A.与中央保持一致B.有相当的独立性C.成为独立的国家D.力量强不尊王命【答案】B【解析】-3-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说明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选B项。诸侯国仿照中央官制不能表明诸侯国在其他方面也能与中央保持一致,不选A项。材料虽然表明诸侯有很大的权力,但诸侯国还是要服从周王,并不是独立的国家,不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不尊王命”的信息,不选D项。5.据史料记载,在殷代前期继王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而《史记殷本纪》曾有这样记载,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因为他的母亲在宫中地位低下,而没有被立为嗣子。小儿子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驾崩,辛继位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与这一历史现象主要说明了A.殷代王位继承混乱B.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血缘关系亲疏远近D.殷代宗法制度萌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驾崩,辛继位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在商末开始出现,故选D。殷代王位继承从早期的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到后来逐渐实行嫡长子继承,排除A。宗法观念始于原始社会氏族社会后期,排除B。宗法制是依据血缘的亲疏划分的,但相对于D项,说法不够全面,排除C。6.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皇权尊严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皇权至上来显示皇帝地位的不可僭越,谥法制度是由皇帝之-4-子与其臣下根据皇帝生前的行为事迹,给予其一个含有褒贬之意的称号,这一行为在秦始皇眼中正是有着僭越之意的,是侵犯了皇权的尊严的,应该予以废除。故答案为B项。A项,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废除谥法不等于废除宗法制度,排除;D项,分封制是指将土地分给宗族、臣下等人进行治理的政治制度,此制度与谥法制度并无直接联系,不能从题干中看出秦始皇意在取消分封制,排除。【点睛】需要掌握秦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以及秦始皇废除谥法的目的,理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独尊和皇权至高无上是其核心。7.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刑辟”,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如太仆给皇帝驾车、少府是宫廷的总管。这表明秦汉列卿A.都是皇帝的心腹近臣B.职能设置体现家国一体C.分工严密且各司其职D.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体现了当时政治特征具有家国一体,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只能反映出列卿分工,并不能看出相关人员是否各司其职,排除C;材料未反映出列卿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的解读,即列卿职能反映出当时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8.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封邦建国B.汉朝行“推恩令”C.元朝广设行D.秦朝设郡置县-5-【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可知,这是对诸侯国的描述;材料“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可以判断这是郡国并行制,从而得出是汉初;据材料“…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可知,这是汉武帝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而实行的“推恩令”,B正确;据材料“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可以判断这是郡国并行制,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行省制度,C错误;据材料“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可以判断这是郡国并行制,而秦朝时期已不存在诸侯国,D错误。【点睛】汉武帝时的推恩令,就是为了巩固皇权下令允许诸侯国这些诸侯王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在诸侯国越变越小的时候,汉武帝就可以乘机削弱他的势力了,名义上是施恩,但实际上是削弱诸侯势力。9.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B.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C.秦国不再裂土封侯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答案】C【解析】“不得封侯”指的是秦不再实行分封制度,即不再裂土封侯的意思,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秦王的地位也是足以封侯的,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尚未被废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10.《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6-B.设立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D.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可不略知也”可知该项措施的作用是了解或者是监察官吏,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全国军务的信息,故B项错误;丞相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没有监察方面的职能,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具备监察的职能,故D项错误。11.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答案】D【解析】【分析】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负责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7-中书省负责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工部负责水利工程的具体实施,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增设机构,重用近臣,以限制相权,故B正确;核对并不是重武轻文,故A排除;汉武帝独尊儒术,不是学术争鸣,故C排除;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官,与限制相权无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外朝制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3.“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①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②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8-之大”可以看出,宋太祖派若干文臣到地方上担任知州,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人的地位,使宋朝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还导致官僚机构膨胀,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与题干“即使他们都贪浊”不符,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①或②,排除。14.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A.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D.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强调的是对才能的重视,材料中的变化也就说明了对官员才能的重视,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才能而非行政效率,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变化起不到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的作用,故B项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的是科举制度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宋朝“二府三司”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二府三司”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B.“二府三司”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C.“二府三司”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二府三司”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造,有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答案】D【解析】-9-由材料可知“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就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
本文标题: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6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