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1-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跟踪监测高二年政治(文科)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而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某些领导干部成为腐败分子的重要原因。这说明①世界观是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③理想和信念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前行需要智慧的明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选项“决定作用”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说明了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②入选。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某些领导干部成为腐败分子的重要原因,这说明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前行需要智慧的明灯,④入选。选C。2.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①哲学是研究信仰、美感、伦理的具体科学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功能③哲学是科学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之和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A.①②B.①④-2-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表述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它能教人以向善,体现了其教化功能。③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哲学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体现了这一点。故选D。3.所有的艺术都说自己在追求美,可什么是美,这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了。如果说美只是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无关,那画画为什么要有模特儿,山水画家何必遍游名山大川临摹写生呢?上述论述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C.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D.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强调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有关,没有审美对象,就无法形成审美观念,这体现了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见,材料中的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没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主要是指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可见,材料没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主要强调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18年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3-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①错误;哲学对时代发展不起支配作用,“哲学是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的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②错误;材料中,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可见,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故③④正确。故选D。5.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A.“心病终须心药医”与“万物独化、物各自生”B.“道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C.“物是观念的集合”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仁者心动”【答案】D【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A项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观点;C项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D项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正确选项为D。【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6.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名言所蕴含哲学观点与此相同的是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B.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答案】C-4-【解析】孟子的观点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该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观点相同;B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AD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点睛】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分为两种,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7.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具有实用的普世价值而决定人类文明的发展②因其实践的本质特征而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③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改革中守正出新④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到达人类思想的顶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可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实践的本质特征而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改革中守正出新,故②③正确;①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认识,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到达人类思想的顶峰。故本题答案为C。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5-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能促进社会发展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④是党新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正确把握了自然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故①正确;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故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真正的哲学,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故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正确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故④错误。故选A。9.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后一位画家依靠动来衬托静,是因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③不合题意,材料不强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④符合题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把握好了,才能真正懂得安静的含义。故选A。10.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6-“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详解】①体现的哲理是物质是运动的(水天上来、奔流);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忧惧才见鬼出);③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岁月无情的变迁);④体现的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常道、常数、常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B正确,A、C、D错误。所以本题选B。11.(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8)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2年前,美国用胚胎分裂技术克隆羊,22年后,中国科学家采用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12.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卫星成功发射能获取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环境及其变化信息,填补相关-7-研究领域的空白,支撑构建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模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由此可见①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事物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②人类已能把握规律,对地震作出准确预测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促进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④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活动受到制约。②不合题意,材料只提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地震孕育发展规律,没有提到能够做出准确预测。③符合题意,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发射升空使得我们获取相关信息,体现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发展。④符合题意,该卫星的成
本文标题: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8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