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医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医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姓名:吴大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赵永乐20080329医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作者:吴大志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阮爱芳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初步探究2008McClelland在他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胜任力”。从胜任力这一词被提出来之后,就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胜任力模型则对于员工担任某种工作应该具备的胜任力及其组合结构的明确说明。本文应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构建了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假设模型。并检验此假设模型的信度。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了结构效度检验。本文同时研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对胜任力项重要性评分的影响。通过问卷分析,专家小组讨论,本文首先得出了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胜任力假设模型,其中包括了三个维度:自我管理,员工导向,团队建设。其中,自我管理维度包括:同理心,成就感,规划,商业敏锐性,人际交往,主动性,自我激励,执行力,沟通,影响力,反省。员工导向维度包括:激励他人,发展他人,监控。团队建设维度包括:变革管理,绩效管理,跨部门协作,文化建设,冲突管理。信度分析表明,这个问卷的信度较高。各胜任力项都不需删除。进行因素分析之后对假设模型的结构进行的修正,形成了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其中包括了四个维度,在假设模型上增加了一个“企业运营”的维度。其中,自我管理维度包括:成就感,主动性,自我激励,执行力,沟通,影响力,反省。员工导向维度包括:激励他人,发展他人,同理心。团队建设维度包括:变革管理,绩效管理,跨部门协作,冲突管理,人际交往。企业运营维度包括:规划,商业敏锐性,监控,文化建设。通过信效度分析之后,形成了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男女管理者对胜任力项重要性的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8年以上的管理者没有其他管理者看重规划,人际关系,监控,文化建设这4个胜任力项。硕士管理者更看重企业运营中的四个胜任力项,包括规划,商业敏锐性,监控,文化建设。本次研究法的结果可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建设,为管理人员招聘,选拔,培训,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2.期刊论文张婉.ZhangWan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评价-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8,23(1)胜任力模型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企业界.本文从中层管理者的自身特点出发,初步建立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结构,并运用利克特五点量表测量评定各胜任力特征,对于成为优秀中层管理者的重要程度,借用因子分析法对胜任特征进行内在结构的分析,将模型简化为7个因子,共解释方差变异量的71.06%.本文还试图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量化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的考核和评价,为企业更好地运用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3.学位论文吴晓琴基于执行力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及评价研究2007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科学地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和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然而,很多企业并不缺乏正确的发展战略,也具备了战略实施的良好外部环境,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究其原因,其战略实施能力(执行力)的不足是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执行力是企业战略得以有效贯彻的基础,是企业组织和个人贯彻落实企业决策的力度,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胜任力是人员有效实施执行力的保证。同时,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优与劣、能力是否能得到有效培育和充分发挥,不仅会阻碍其执行力的有效提高,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因此,建立基于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在执行力与胜任力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通过对相关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统计整理出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尝试性地构建了基于执行力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并结合我国企业执行力的现状,分析了建立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重要作用;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模型进行一定的评价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见解。4.学位论文高麟凤SY公司中层管理者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评估应用2007胜任力模型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现今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集团公司乃至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人员选拔、任用以及培训方面都有所涉足,但是基于该模型的绩效评估应用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并不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对胜任力模型及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于这些理论的整合,并将其应用到SY公司绩效评估的实务当中,以此来为现代企业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评估应用提供实践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胜任力及其模型、绩效评估理论以演绎、对比等方法进行阐述,发展了以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评估思想,对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意义。2、分析了公司中层管理者以及其绩效评估的现状,对企业目前存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建立胜任力模型具有重要指导意见。3、根据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方法、步骤与原则,构建了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胜任力要素,为绩效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4、通过项目组的实施,运用胜任力模型对未来绩效评估预测与管理提出了预见性的分析,对管理者能力提升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最后,指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绩效管理提供给企业的价值,同时也说明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5.期刊论文李智伟.LiZhi-wei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结构分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2)中层管理者是组织战略的执行者,是战术决策的制定者,具有沟通协调的重要职能.组织扁平化和环境复杂化对组织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的通过职位分析选任的管理者很难达到实际要求,胜任力模型提供了重新认识中层管理者的新视角.针对中层管理者的特点可建立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优秀中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应包括个人品德、动机、管理技能、沟通协调、专业知识和战略贡献.6.学位论文王坤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2009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性应用人才。在高职院校管理队伍中有一支力量不可忽视--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他们既是学校战略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又是管理决策的制定者,在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独挡一面的领导管理作用。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竞争力的大小,管理水平的高低。那么这些管理者有哪些胜任特征?如何才能选拔、培训出一批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昵?本研究从管理胜任力特征的角度出发,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模型。br 胜任力与胜任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兴起于美国的一个管理概念。近三十年来,它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研究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对胜任力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详尽说明,并通过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对比来发现胜任力式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然后引出了构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背景及意义。br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实证研究,即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发放开放式问卷、行为事例访谈法等多种方式,收集构建胜任力模型所需的数据,在借鉴其他研究者对于胜任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由29项胜任特征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然后通过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定性分析,编制成正式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向山东省内的六所高职院校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运用SPSS13.0软件对16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研究结果的可靠度和可信度进行了全面检验。最终确定了构成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9项胜任特征,分别是: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信息与时间管理能力、适应性和灵活性、领导管理能力、个人影响力、敬业精神及个性品质。并对这些胜任特征确定了权重、进行了定义。该模型的构建,不但可以用来作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岗位要求的参考标准,同时也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依据。br 第四部分以胜任力模型为工具,从选拔、评估、培训三个方面对所构建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希望能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的选拔、评估和培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7.期刊论文吴婷荣.吴晓荣构建胜任力模型增强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当代经济2010,(10)中层管理者是组织战略的执行者,是战术决策的制定者,因此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胜任力的视角探讨了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培养问题,为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考核、培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8.期刊论文张晴漪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招募流程探究-中国经贸2009,(18)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招聘方法,一改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途径.通过对招募体制的改革,改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做法,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为国有企业引进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提供支撑,本论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主要内容,并设计了相关的招募流程.9.期刊论文白静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基于执行力的视角-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7)中层管理者是组织战略的执行者,是战术决策的制定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过去研究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只考虑其胜任特征,忽略了胜任特征发挥所需要的条件,本文从执行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提供了重新认识中层管理者的新视角.10.学位论文姚庆玲企业中层管理者一般管理素质情境判断测验的编制2009本研究旨在探讨优秀、普通和绩效欠佳企业中层管理者所具备的一般管理素质的差异,建构中层管理者一般管理素质结构模型,编制情境判断测验。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借鉴胜任力研究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情境判断测验,来讨论一般管理素质结构,编制测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建构中层管理者一般管理素质模型。通过文献、专家、访谈结果分析,得出中层管理者所必备的六大素质维度:成就倾向、个人品德、人际沟通、领导能力及知识经验、个人效能和学习创新。其中包含17项素质特征:激励培育下属、自信心、坚韧性、公正性、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决策执行能力、谦虚宽容、自我控制、组织能力、诚信、成就动机、专业知识及经验、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服从领导、团队精神。优秀、普通和绩效欠佳中层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般管理素质中基本素质上的量的差别,也存在着结构上的差别,仅仅讨论胜任力只能将优秀者区别出来而不能区分出不合格或者低绩效者,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般管理素质”一词,即区分优秀、普通和绩效欠佳管理者差别的素质特征。(2)编制《中层管理者一般管理素质情境判断测验》。测验包含18个情境,97个选项,36个问题。通过初测分析了项目和测验的性能:测验难度分布广,多数问题具有中等难度;各项目鉴别度较高,删除个别低鉴别度选项可提升测验效度;测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92;结构效度由文献和专家分析、访谈和测验编制的标准化来确保,与自编《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调查问卷》相关系数为0.341,证明测验效度良好,能够区分优秀、普通和绩效欠佳中层管理者。本研究的结论对企业中层管理者的选拔、培训、聘用、考核提供了素质模型和易操作、实用的测量工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a2e69646-5a2f
本文标题:医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