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湖南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量:80分钟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确立B.铁犁牛耕的运用C.赋税制的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2.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B.商品经济的繁荣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社会财产观念改变3.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A.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C.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4.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这表明()A.清代开始景德镇具有瓷都的地位B.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C.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D.清代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5.“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该政策始终是古代帝王明智选择C.该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D.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始终6.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受英国殖民霸权的挑战B.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失利C.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其造成冲击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7.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A.工业城市涌现B.新兴国家独立C.民族区域增多D.早期殖民扩张8.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忆美元的公司——美-2-国钢铁公司。”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9.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C.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D.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10.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项目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农民负担减轻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洋务经济兴起11.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这里的“时务”是指()A.兴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12.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3.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民族工业较快发展C.官僚资本迅速膨胀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14.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3-年份1937.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总计工厂数量234419517306106113765495462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5.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16.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士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A.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B.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C.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D.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17.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有企业分为四类: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二是既按市场变化又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生产的企业;三是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材料反映,当时中国()A.开始经济体制改革B.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重C.重视资源优化配置D.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18.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19.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A.小农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律B.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20.到1894年,进口火柴因其价廉物美基本取代传统打火石。1900年前后,华商自办火柴厂纷纷出现,其产品比进口火柴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虽质量稍逊,但信价比高,因而更易于销售。这说明A.民族工业比外商企业更具竞争优势B.民众消费观念主要受民族情感支配-4-C.民众往往存在经济实用的消费心理D.在华外商企业与民族工业竞争激烈21.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下列对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女性理想的爱人忠实的爱情健全的体魄革命的精神不慕虚荣和时尚丰富的学识人格高尚节俭的习惯百分比66%50%33%50%100%66%50%男性理想的爱人爱情忠诚健美的体格性情温和无攀登虚荣习气相当的学识文学艺术修养自立的技能百分比62.5%75%75%62.5%75%50%62.5%A.男女择偶标准都有对爱情忠诚,说明婚姻自由成为主流B.男女双方都要求爱人身体强健,反映了战争年代特定的审美观C.男性对爱人普遍要求无攀登虚荣习气,说明当时坚守质朴的优良传统D.革命精神被列入择偶标准,反映了知识青年的革命激情22.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说:“通商口岸的报刊一般用大部分篇幅来报道地方的和商业的新闻,商业版一般是其他版的两倍。反之,维新派报纸有两个主要版面。一版专用于报道新闻,另一版专用于社论。通商口岸报纸中占很突出地位的商业和地方消息,在维新派报纸中却明显地缺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报纸成为维新派宣传政治纲领的工具B.通商口岸比维新派活动地区商业发达C.阅读报刊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D.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前途艰难23.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A.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B.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C.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D.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24.“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这一政策最可能是()A.下令银行停业整顿B.颁布工业复兴C.实施以工代赈的政策D.法鼓励农民减耕减产25.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的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减少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3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内。)-5-26.(1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1802年,曼彻斯特共有棉纺厂52家,1809年增至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至此,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改变了曼彻斯特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面貌。——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材料
本文标题:湖南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9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