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方法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二、参考资料1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2《信息组织》网络课件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采用闭卷方式。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四、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二、简答题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第二章一、名词解释检全率、检准率二、简答题(了解)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第三四章一、、名词解释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第五章分类法第一节一、名词解释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二、简答题1.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2.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第二节一、名词解释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二、简答题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掌握)3、复分表的作用。(了解)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掌握)第三节一、名词解释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二、简答题1、引用次序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掌握)2、传统分类法对于横向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3、类目体系中类目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及表现形式。(掌握)第四节一、简答题1、网络分类工具在类目组织和揭示形式上较传统分类法有什么变化。(掌握)第六章1、书中国内外主要传统分类法的全称和简称(中英文)、编制方式。(掌握)第七章一、名词解释分类标引、确定使用本、书次号、种次号、著者号。二、简答题1、如何进行类目辨析。(掌握)2、确定使用本的范围。(掌握)3、分类标引工作程序以及注意的问题。(掌握)4、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包括哪些内容?(掌握)5、掌握教材中分类标引规则的举例。(掌握)6、分类索书号的构成。(掌握)第八章一、名词解释叙词法、叙词表、范畴索引、轮排索引、先组词二、简答题1、主题法的类型。(掌握)2、叙词表的显示类型。(掌握)3、叙词表字顺显示的形式、系统显示的形式。(了解)4、叙词表组成一般应包括的部分。(了解)5、叙词表中词义控制的形式。(掌握)6、叙词表中词间关系控制的类型以及表示方式(参照符号)。(掌握)第九章1、书中国内外主要主题法的全称和简称(中英文)、类型。第十章一、名词解释主题标引、整体标引、分析标引、主题分析、分解转换、限定组配二、简答题1、比较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掌握)2、我国采用的主题分面公式的基本主题因素及其次序。(了解)3、什么是分解转换?在分解转换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掌握)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文本检索、后控词表、Ontology五、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注:简答题只给出了答题要点供参考,考试时需要在此要点的基础上展开更详细、充实的阐述)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成为有序化集合的过程。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3.文献目录:通常是以各种媒体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记录、报道与揭示的工具,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4.索引:以文献集合或文献中包括的文献单元或信息内容为其揭示对象的检索工具。5.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二、填空题1.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检索工具)之间的关系,方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3.从内容角度进行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三、简答题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答:一方面,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真正原因。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2.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方式。答:(1)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描述;(2)对信息资源的内容进行浓缩;(3)提供检索点。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检准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数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之比。2.检全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量之比。二、简答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答:(1)检全率;(2)检准率;(3)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4)系统的易用性;(5)检索的成本效益2.信息组织中规范与控制包括的常用类型。答:描述控制;词汇控制;句法控制。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描述: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2.检索点:检索信息资源所使用的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等各种供检索使用的数据。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通常是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来的用于说明其特征、内容的数据。4.MARC格式:机读编目格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的计算机可读形式。二、简答1.信息描述的作用。答:(1)识别,使用户能识别被组织的资源对象;(2)定位,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便供用户访问时使用;(3)检索,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方便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4)选择,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各种特征,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选择。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描述工作:依据描述规则,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操作过程。2.集中编目:由一中心编目机构进行编目,向其他机构提供编目数据的编目方法。3.在版编目:在文献出版过程中进行编目,使编目数据得以与文献一起提供,方便文献机构使用。4.共享编目:指两或多个编目机构共同进行编目活动,通过各个参加机构通力协作,使编目结果为各参加机构共享的一种编目形式。二、填空1.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准确)、(规范)、(完备)。三、简答1.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答:查重——描述——标引——复核并输入系统。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分类: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将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和揭示的方法。2.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3.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一种依据分析兼综合的原则编制的分类法类型,以简单概念组成复合类目的方式。4.同位类: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5.层累标记制:按照类目划分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号码,号码不仅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并可以根据标记的位数判断出类目的等级。6.八分法:在采用层累数字标记的情况下,当同位类超过10个,不足18个时,前9位以0-8表示,8后面的标记用两位数字表示一次划分,用于解决同位类的号码配置问题。7.类目索引:为了克服类目查找的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8.交替类目:在为一个知识门类设置使用类目的同时,于相应门类下设置的供选择使用的类目。这类类目本身不用来分类,起引向使用类目的作用。二、填空题1.信息资源分类法按其编制方式,通常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三种类型。2.阮冈纳赞将引用次序确定为:(本体)——(物质)——(动力)——(空间)——(时间)。3.类目之间的关系包括(从属)、(并列)、(交替)、(相关)等。4.一种良好的分类标记一般应当符合(简明性)、(表达性)、(容纳性)、(助记性)的要求。三、简答题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答:特征:是按照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是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的;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往往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作用:进行资源组织;建立分类检索工具;分类统计;兼容工具。2.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答:类目体系:是分类法的主体,是分类语言进行词汇控制的主要依据,一般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按照信息资源分类的实际需要建立的。通常由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组成……标记符号:表示类目的次序和关系。分类号具有固定类目次序,显示类目之间关系的作用,是现代分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与注释:帮助用户了解和使用分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法一般通过它说明类表的编制原则、类目体系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通常包括编制说明、大类说明和类目注释三种形式……类目索引:为了克服查找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3.引用次序的含义以及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答:含义: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在标引和检索中不同主题因素的组配次序。作用:分类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规定类目体系的展开方式,确定复合主题如何集中;选择何种属性为分类标准以及按照何种次序加以引用,决定着类目体系展开方式,对分类体系的性能有直接影响。4.传统文献对横向关系的处理方式。答:设置交替类目、建立参照、设置选择类目、设置选择类表、规定类目的归属。5.网络分类工具在类目体系的组织和揭示形式上较传统分类法有什么变化?答:改进主题之间多维关系的揭示;从多个角度组织信息资源;进行轮排;通过设置形式类目,提前设置重点类目;动态组织分类体系;用于联结不同的检索系统;联结说明与规则系统。第六章一、填空题1.(DDC)、(UDC)、(LCC)号称世界三大分类法。2.中图法的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种。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2.书次号: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3.种次号:按照同类书分编先后,以每一种书为计数单位顺序编制的号码。4.著者号码表:依据著者名称的音或形,按一定的取号方式编制的表。二、填空题1.在中图法中,组配标引包括(使用复分表)、(仿分)、(类间组配)三类。2.一个完整的分类索书号包括(分类号)、(书次号)、(辅助区分号)三种成分的号码。三、简答题1.如何进行类目辨析?答:根据上、下位类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根据同位类之间的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根据类目注释了解类目含义。2.简述标引工作程序。答: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给号——审核。3.什么是使用本?如何确定使用本?答:特定文献标引机构直接作为分类依据的分类法文本。确定试用本的范围:1,确定详略程度;2,局部扩充;3,局部集中。4.简述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答:(1)信息资源的分类应根据信息资源的性质,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2)信息资源的分类必须体现分类法的逻辑性、等级性、次第性。(3)信息资源必须归入最切合其内容的类。(4)类分的文献必须归入用途最大的类。(5)不能单凭题名、篇名的意义归类。(6)应注意标引的思想性。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作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突进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2.叙词法: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处理的语词作为文献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类型。3.叙词表:按其功能,它是一种将标引
本文标题:《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