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2-3.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A正确;“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但并非全部都在秋收之后举行婚礼,表述过于绝对,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妇女地位提高的结论,故C排除;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与史实不符,故D排除。4.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3-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出现“春秋战国农耕……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的现象主要得益于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故答案为B项。自然经济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在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答案】D【解析】核心经济区经济基础好,抗击打能力强,这是由于它们的经济结构的多元性,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非常大而非有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很重而非较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庄园经济激化社会矛盾而非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7.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4-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8.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所以C项错误。D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9.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5-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A与史实不符。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D说法与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师点睛】土地兼并一直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存在着。所谓土地兼并,即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较为尖锐的。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确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各参与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这项政策逐步沦为权势阶层攫取私利的工具,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先进的土地政策最终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引发的一场悲剧。10.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源头活水”指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保持活力。这与孔孟的思想无关,排除A;这与无为的道家思想无关,排除B;这与两汉经学,无关,排除C;材料是朱熹的思想,主要是揭示格物致知的道理,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6-【名师点睛】宋明理学是学习和考试的难点,也是历年考试的热点。在复习备考时不要深究理学的深层次知识,能就理学的一般知识有所认识即可,比如理学的概念、基本观点的确切含义和理学的影响等。11.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仰靠,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A.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B.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C.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D.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唐代以后形成了宋明理学,所以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儒家学说不属于政府的法律规范,只能从道德学术方面约束官员,但不能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故排除B项;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成为经学的标准解释,并没有体现儒学和其他思想的融合,故排除C项。根据“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可知这一举措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故选D。12.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A项正确;B-7-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君主专制得以加强.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地方拥有适度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符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点睛】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14.谱牒编修伴随着宗族的出现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这说明唐朝A.抑士扬庶,以平衡社会矛盾-8-B.科举未能改变庶族的政治地位C.门第仍然是选官的唯一依据D.科举制使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可知唐朝通过修谱来提高庶族的地位,打破世家大族对官职的把持,平衡社会矛盾,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科举制,故BD错误;唐朝科举取士,门第不是选官唯一标准,故C错误。15.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条告于城阻,始终受到城隍的“监察”,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监察制度
本文标题: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0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