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钦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广西钦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填。”下列观点中与该观点所属哲学派别一致的是A.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B.气之所聚,理既在馬,然理终为主C.诚心于心,心生子气,气升于形。形者,有生之本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的观点认为水、气是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不符合题意;“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即认为“理在事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不符合题意;“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来”,认为形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C符合题意;“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认为精神决定物质,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一位哲学家说:“你须注意: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①夸大了人的品格本性和人的精神人格的内在力量,是唯心主义观点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③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④把物质生活条件和道德的条件完全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的观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材料中这一观点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该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道德的条件2完全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该观点并没有夸大人的品格本性和人的精神人格的内在力量,①错误;该观点把幸福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可取的,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3.2019年五一长假,广西共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6亿元,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尊重自然,因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人的需要和意志”强调的是意识的东西,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因为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③正确。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前提条件,人的正确理念属于意识,不能成为前提,④错误。故本题选D。【点睛】1.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人们可以在尊重、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要求我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两者的统一,认识和利用规律。34.画为心迹,境由心生。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历程,是艺术家内心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它最亲近自然而又最超越自然。这说()①艺术创作来自艺术家的灵感②艺术创作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③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主观的④艺术作品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艺术创作来自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错误;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内心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它最亲近自然而又最超越自然说明艺术创作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艺术作品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②④适合题意;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5.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避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忧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跟性和上升性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②选项错误,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选项“要不断地被否定”的表述错误。根据题意,我党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过程表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跟性和上升性,也说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也说明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①③选项入选。选D。46.塑料杯的杯底被大头针扎了一个小孔后装满水,杯中的水就会顺着小孔竖直地向下流动。当用在毛衣上反复摩擦后的一只气球靠近水流时,水流就向气球方向发生偏移。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①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能发挥能动性创造联系②联系是有条件的,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联系具有客观性,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并非人类实践的产物,所以创造联系的说法是不确切的,①不选;当用在毛衣上反复摩擦后的一只气球靠近水流时,水流就向气球方向发生偏转,说明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也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故②③入选;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选C。7.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①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以提升整体功能②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统率着整体④认识事物要善于抓住本质、分清主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以5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说明了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以提升整体功能,①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加强党的建设要以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同时又不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这体现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符合题意。③: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不能统率整体,③错误。④:材料强调的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没有体现认识事物要善于抓住本质、分清主流,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2.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具有有序性、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68.在新时代.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下列选项与此观点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题目中,“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①入选。此外,该观点中“干好每一项工作”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故③选项入选。②选项强调了矛盾就对立统一的观点。④选项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选C。【点睛】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叫发展。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发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9.“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体现了①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③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7【详解】联系具有条件性,事物之间不都是相互联系的,故①错误;材料中“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说明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故②正确;材料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说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量变质变区别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呈现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联系辩证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
本文标题:广西钦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1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