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宋朝在房产交易方面建立了许多完备的制度,其中的“求田问舍”制度规定:当有房产需要要出售时,业主必须先征询族人、邻人们的意见,上述人群享有优先购买权,这一制度在此后历代沿用。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严格限制房产交易B.坊市制度推动市场繁荣C.经济交易渗透儒家伦理D.不抑兼并激化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在房产交易时,业主需要先征询族人、邻人的意见,并享有优先购买权,可见宋朝时期的经济交易受到儒家伦理的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并没有限制房产交易而是进行规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坊市制度和土地兼并,故B、D项错误。2.“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可知此应为智者运动,该运动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即“以人为本”;“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贤明政治”即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所倡导的“仁”的思想,故排除属于法家思2想的A项、道家思想的B项;儒家思想本质上仍为专制统治服务,故排除D项。本题应选C项。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D.墨子“兼爱”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也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与上天是相互感应的。在这种学说的影响下,如果自然灾害降临,历代统治者都会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统治的不满,因此才会出现“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现象,A项符合题意。B、C、D三人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4.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A.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B.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C.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D.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现象是战国时期,孔子失去其本然形象。孔子被不同学派丑化、尊崇或美化,说明孔子的思想与各派思想的某些主张相矛盾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正表明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故D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非其他学派的创始人,故A项错误;儒法道三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合流,法家和道家尊崇孔子只能说明孔子的某些主张与法家和道家的主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故B项错误;墨家批判孔子只能说明孔子的某些主张与墨家思想相对立,不等同于儒墨两家思想相对立,故C项错误。【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孔子被不同派别丑化、尊崇等现象的理解,说明孔子学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3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A、B选项分别是先秦时期法家学派“法治”、“集权”的主张,不符合题意;C选项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仁政”与“德治”的主张,符合题意;D选项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无为而治”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北宋《孙明复小集》中记载:儒家学者批判汉唐经学时说“汉魏而下,诸儒纷然四出,争为注解,使我六经之旨益乱”。《二程集》认为“汉之经术安出?只是以章句训诂为事。”由此可知宋代儒学A.忽视了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B.实现了儒学在危机下的复兴C.批判汉唐经学并重建人文信仰D.重视知识系统远离生活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儒家学者批判汉唐经学时说‘汉魏而下,诸儒纷然四出,争为注解,使我六经之旨益乱……汉之经术安出?只是以章句训话为事’”等信息可知,宋代儒学批判汉唐经学使儒家学说纷乱,而且材料批评汉代的经学浅显,只是对人们的教导、训诫,不能让人们建立人文信仰,因此C正确;据材料“儒家学者批判汉唐经学时说汉魏而下,诸儒纷然四出,争为注解,使我六经之旨益乱”可知,没有涉及与先秦孺家经典的关系,A错误;材料只是批判汉唐经学,没有涉及儒学复兴;且据材料“北宋”并结合所学可知,理学处于形成时期,B错误;据材料宋代儒学批判汉唐经学使儒家学说纷乱,而且材料批评汉代的经学浅显,没有涉及其重视知识系统远离生活实践,D错误。7.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4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之学在互相诘难、批驳中彼此吸收、融合,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学术思想的发展呈现出趋同的态势,这与当时诸侯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是一致的。故答案为B项。A项,秦始皇“焚书坑儒”,标志着“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排除;C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朝,且材料并未涉及儒学的地位,排除;D项,学术思想的交融和趋同并不会阻碍其发展,反而更有利于其繁荣,排除。8.宋明时期家具的设计开始从隋唐的张扬壮美,逐步走向内敛简约,严谨优美,追求秩序和法度,追求家具的使用功能和美感。这折射出宋明时期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受经世致用观念影响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理学思想趋向社会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依据材料“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工整而规范”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理学的特征,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儒学的社会化趋向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家具风格的变化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必然联系;B选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出自由开放的特征,与追求简约内敛和秩序稳定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而他初次赴京赶考,随身携带的也只有某高僧的语录。这反映了A.佛学与儒学有相通之处B.理学思想根源于佛学C.科举考试以阐释佛理为主D.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答案】A5【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为理学集大成者,其在儒学立场上吸取佛道思想建立了理学体系,而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说明佛儒之学有理论的相通之处。故选A。理学继承了儒家“仁”“礼”思想,故B项表述错误。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故C排除。结合所学知识,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0.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描绘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画面,其中,历史故事主要宜传如刑渠哺父的孝道、荆轲刺秦王的忠义等,历史人物主要有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等。这反映出A.儒学教育的民间化以及制度化B.儒家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学说C.儒家思想对汉代文化影响增强D.儒家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答案】C【解析】【详解】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描绘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画面,而画面的历史故事的主题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忠”“义”精神,故本题选C项;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不涉及儒学教育的民间化和制度化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有关儒家文化的影响问题,不涉及开始融合道家和阴阳家学说的问题,故排除B项;D项的“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等信息,从材料看不出来,故排除D选项。11.唐代中后期,社会上出现一股“异儒思潮”。一些儒家学者采取空言说经、以经解驳传等方法,致力于阐发经文中的微言大义,甚至对经传的作者也提出怀疑。这一现象说明A.儒学饱受佛道思想批判B.科举制影响到士人观念C.儒家理论体系亟待重建D.市民阶层构建话语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儒家学者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并空言说经,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内部出现危机,说明儒家理论体系有待重建,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6儒家学者和儒家思想的关系,没有涉及佛道、科举制和市民阶层,故A、B、D项错误。12.《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社会方案的经济根源是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缺乏理论研究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明清之际,东南地区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封建专制力量强大,只形成了十分微弱的萌芽。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这些思想家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故A项符合题意。BCD不属于经济领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3.彼特拉克说:“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王,像上帝统治着整个宇宙样统治着可见的物质世界,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他来统治万物,因而人的地位高于在他之前被创造出来的事物之上。”彼特拉克这一言论旨在A.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B.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推翻现行的社会秩序D.反对禁欲主义人生观【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人的地位高于在他之前被创造出来的事物之上”可知,彼特拉克将人提高到接近于神的地位,这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故选B。彼特拉克的这一言论显然还披着宗教的外衣,并非全盘否定宗教神学思想,且A项表述也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推翻现行的社会秩序并不是其诉求,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禁欲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D。14.14世纪的人文主义原本具有反对神学的倾向。17世纪后期,英国的洛克将人文主义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权利上,从而形成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反映了,英国()7A.天主教势力的衰落B.成为世界殖民霸主C.极力抢夺世界市场D.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后期,英国的洛克将人文主义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权利上,从而形成自由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洛克是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主要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英国国内掀起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自由主义反映了其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强调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权利上”可知,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王权,与天主教势力是否衰落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7世纪英国国内开始启蒙运动,反对本国封建专制,没有体现英国抢夺世界市场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15.17世纪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的最后阶段带来了一种新的、完全具有说服力的事物的“连贯性”。伏尔泰就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的论述旨在强调A.近代科技促成了文艺复兴的兴起B.牛顿定理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C.牛顿精神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经典力学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科学革命指的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伏尔泰认为人也应当服从这些定律,结合伏尔泰的主张可知,其借助牛顿力学来宣扬启蒙思想,可见牛顿力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选项C正确;伏尔泰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物,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更多的弥补经典力学不足,排除。16.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
本文标题: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2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