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建知识体系][明学习目标]1.把握1个主要矛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2.掌握2对目标——两个百年目标和两个阶段目标3.掌握3项措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4.理解5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我们党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奋斗目标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3.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实践中去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历史性变革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表现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表现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3.两个没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开启新征程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拓展链接]原来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这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2.两个阶段目标(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判断题1.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高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提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2.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速度。(×)提示:应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4.到建党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选择题3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下列措施能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①运用行政手段制定价格②运用经济手段倒逼过剩产能退出③充分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④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选C①说法错误,政府应当遵循价值规律,而不能通过行政手段来制定价格;③说法错误,消费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不是基础性作用;②④所述措施能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A.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B.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C.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D.着力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解析:选C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7.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①经过长期努力奋斗,我国已经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平衡充分发展③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高速发展④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①错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说法不当,③排除;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意味着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更充分发展,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②④符合题意。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例1](2018·天津高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元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4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D.④—①—③[解析]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减贫目标,因此传导路径为③—②—①;④与①②③没有直接传导关系,排除。[答案]C[例2](2018·海南高考)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会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的发展,但不能直接改善民生,①排除;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但也不能直接改善民生,③排除;②④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当选。[答案]C[例3](2018·天津高考·节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按示例列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人民需要更好的教育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①②③④[解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生活环境等方面阐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具体表现需要指出存在的不足。[答案]示例:①人民需要更满意的收入②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③人民需要更优美的环境④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不高,部分地区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学通学透]重点关注:高考对本框内容的考查,从已有的试题来看,重点考查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对上述知识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为辅,两种题型难度都不大。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5要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建设水平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综合集训冲关1.“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这有利于()①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②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③激发农业活力,鼓励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形成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①④符合题意,“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形成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②③不符合题意。2.(2019·绵阳模拟)某省为推进金融扶贫,组建“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社+银行贷款”的产业联动扶贫机制,形成“扶贫贴息贷款+贫困户”模式,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抵押权贷款”试点。下列传导正确的是()①产业联动扶贫机制——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市场拉动,助力脱贫②扶贫贴息贷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贫困户贷款成本③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④两权抵押贷款——缓解农民融资难题——盘活农村存量资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扶贫贴息贷款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②传导错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属于商业保险,与完善社会保险无关,③传导错误;实施产业联动扶贫机制,可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形成市场拉动,助力脱贫,①正确;实行两权抵押贷款,可以缓解农民融资难题,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资产,④正确。3.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①深化改革,妥善解决“国进民退”问题②坚持创新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④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要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妥善解决“国进民退”6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④表述明显错误;②③符合题意。热点材料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①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②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③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信息获取]①体现两个“百年目
本文标题: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经济生活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教案 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