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水平测试 人民版必修3
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水平测试对应学生用书P139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在1957年召开的座谈会上,针对王蒙因其小说被划为右派的事情,毛泽东说:“王蒙的小说有资产阶级思想,他的经验也还不够,但他是新生力量,要保护。……王蒙很有希望,新生力量,有文才的人难得。”这说明毛泽东()A.把文学政治化B.提倡思想解放C.鼓励艺术自由D.主张民主评议答案C解析材料中毛泽东对王蒙小说的评价及对王蒙的保护,体现了“双百”方针中艺术上要百花齐放的主张,故选C项。材料对“王蒙因其小说被划为右派的事情”毛泽东是反对的,显然是反对把文学政治化,故A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的信息,故排除B项;民主评议是对某一个人在思想、学习、组织纪律、工作、廉洁等方面的评价,可见材料没有体现“民主评议”的信息,故排除D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D.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指的是面对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诸子百家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C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主张“百花齐放”,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治国主张,B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D项错误。3.1961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现代中国的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2D.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答案D解析由材料“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知周恩来认为文艺应满足人民的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选D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B项;“大跃进”出现于1958年,且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4.莫言,出生于山东高密,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下列文艺方针或原则影响其文学创作的有()①“双百”方针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③文学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④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和“二为”方向的提出促进了文学的繁荣,①②③正确。④是邓小平于1979年提出的,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5.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种主张,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A.注意发展艺术教育B.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C.侧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D.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答案B解析从材料“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中可以看出,当时在教育领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包含在B项之中。6.据统计,1977年中国有570万人报考大学,年龄最小的仅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27万人荣幸成为“七七级”,“老少同学”成为这时期一种特别现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国家的考试制度从此稳定B.考试的公平公正得以体现C.国家的人才短缺得以解决D.高考的年龄结构得以优化答案B解析高考制度是我国当前最为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3使考试的公平公正得以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情况,无法体现“国家的考试制度从此稳定”,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的人才短缺是否解决,排除C项;“老少同学”现象并非是年龄结构优化,D项错误。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答案D解析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故选D项。A、B、C三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与材料不符,排除。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中国政府()A.提出“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B.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答案C解析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中国在教育上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C项符合题意,正确。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是在1956年,A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十四大之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在1983年,D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9.20世纪70年代,国外媒体评论道:“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中国掌握了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这是因为()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与核能的利用有关,只有D项与火箭技术有关,故正确。410.2010年是袁隆平先生80华诞,下面是温家宝给他的贺信(节选):由此可知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A.解决了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B.使中国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C.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D.为中国农业科技赢得了世界声誉答案D解析“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表明袁隆平在科技上的贡献赢得了世界声誉,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11.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B.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C.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D.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答案A解析由“大国雄心”“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可知,英国广播公司是借助于中国的载人航天和嫦娥工程来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国的实力,故选A项。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不是题目主旨,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应该是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航天技术,故排除。12.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符合中国实际国情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D.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答案B解析中国科技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保障,以及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5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每一次重要转向均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需要紧密相关,并且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以总体而言科技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国情,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应排除;中国科技发展遵循自主创新之道路,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以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家学者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儒学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命题。——《两汉太学的初兴》材料二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东进、西方文明的冲击,在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同时,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纷纷致力于探索富国强兵之路。洋务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结果,其内在的导因在于那个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兴办军事工业时引进西方先进生产科学技术,还是兴办民用工业时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洋务派深感人才匮乏。——张雪蓉《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建设》材料三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教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成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大力推崇儒学教育,以实现思想大一统。(2)影响:为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军事、翻译方面的人才;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传播了西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3)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6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董仲舒建议、实现思想大一统的需要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引进西方先进生产科学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人才的培养、教育体制的创新、西学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第(3)问,从材料三“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校在校生数”中可以分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的成立、教育方针的确立、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14.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只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的科技奖励形式多种多样。为纪念李冰,唐代时人们在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建起了李冰祠,并为他树碑塑像。宋代科学家沈括,活着时屡次获得赏赐,“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后来,《宋史》为他列传,以褒扬和纪念他的贡献。明代许绅,曾在医药房供事,历加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等,赐赉甚厚,他死后,赐谥恭僖,并提升一儿子为官。——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材料二1898年7月,中国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诞生。它规定:“……二、凡能制造出外国旧时所没有之机器或日用之物,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30年……凡有著新书,发明专门学问并切实可用于今世者,可授以官职,所著之书有专售权20年……六、以上各种创造发明,均应由政府部门、地方当局考核认可后,方能发奖。”材料三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水平测试 人民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