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二节明治政权的建立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了解“尊王攘夷”、大政奉还、倒幕运动、戊辰战争等,概述倒幕运动的主要过程。探究“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认识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力量的原因以及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一、尊王攘夷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举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提出:长州藩的吉田松阴和萨摩藩的西乡隆盛等改革派领袖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3.结果:长州藩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夹击下,不得不屈服,表示恭顺幕府。这次事件深刻地教育了改革派,使其认识到改革不能盲目地攘夷排外,必须开国通商,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建立强大的军队,推翻幕府的反动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发展成了倒幕运动。[深度点拨]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二、倒幕运动1.倒幕派的形成(1)1865年,改革派高杉晋作主持长州藩政,建立了包括武士、浪人、自耕农和新兴地主参加的新式军队——奇兵队。(2)倒幕运动的激进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主持了萨摩藩政,并于1866年年初与长州藩结成同盟,倒幕力量大大增强。(3)1867年,萨摩与土佐结成同盟,之后萨摩、长州又与安艺结成了同盟,倒幕力量迅速壮大。-2-2.倒幕战争(1)倒幕派让15岁的睦仁天皇向萨摩、长州二藩发出讨幕密敕,萨、长二藩军队遵命开进京都,名正言顺的倒幕战争正式开始。(2)同时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在保存军事实力的情况下,向天皇奏请辞去大将军之职,即“大政奉还”。(3)1868年1月,以萨、长二藩为主力的新政府军,在西乡隆盛的指挥下,于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与幕府军展开了激战。政府军迅速歼灭了幕府军。(4)1868年3月,西乡隆盛率政府军进抵江户城下,德川庆喜献城投降,倒幕战争胜利结束,史称“戊辰战争”。[深度点拨]“大政奉还”是倒幕力量武装斗争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德川幕府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说明武装倒幕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三、明治政权的建立1.1868年4月,天皇率公卿诸侯举行誓祭典礼,宣读《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6月发布《政体书》,规定实行太政官制。天皇具有无限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太政官下面设行政、议政、司法三个部门。倒幕派的著名领袖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担任了新政府的官职,控制了新政府。这在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三权分立的政府,实际上大权操在天皇和几位重臣手中。2.1868年7月,江户改名为东京,确定为日本首都。10月,天皇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4月,明治政府迁往东京,标志着明治政权正式建立。[深度点拨]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特别要注意的是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1.“尊王攘夷”成为反对幕藩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政纲,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3-2.尊攘派主张对内用天皇亲政取代幕府统治,对外驱逐外国侵略者;而倒幕派主张武装推翻幕府统治,向西方学习。3.大政奉还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的统治,而戊辰战争彻底结束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史料一史料二故余谓巧乎今之世,而欲明兵法,非兼取洋法不可。——佐久间象山②仁义之道,忠孝之教由吾开,器技之工,艺术之精取于彼。——桥木佐内史料三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③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吉田松阴《草莽崛起论》①表明当时日本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幕府统治成为众矢之的。②表明作者主张既要保持传统,又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③指觉醒的中下级武士。(1)据史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提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4-国内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倒幕派在西南强藩建立根据地,积极准备武装倒幕。(2)据史料二归纳其基本政治主张,史料三的观点与之相比有何变化?提示史料二主张在维护天皇权威和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史料三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民族振兴。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①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日本的民族危机。③中下级武士仓促之间担任了革命领导者的角色,先领导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然后又推动明治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中下级武士部分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的命运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②随着武士等级的贫困和衰落,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批中下级武士的实际阶级地位发生了变化。③部分中下级武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逐渐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更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3)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腐朽的幕府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特别是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遭受的悲惨命运,使日本的一些先进人士担忧祖国的前途,考虑国家的出路。他们认识到,要挽救日本的民族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开国进取政策,以实现富国强兵。(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史料一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①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史料二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②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5-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幕。①表明高杉晋作认为中国军事防御落后。②表明民族危机加剧了国内幕府统治危机。(1)史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提示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2)依据史料二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提示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②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倒幕运动尊王攘夷运动异斗争力度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借尊王之名,行倒幕之实结果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胜利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同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幕府腐朽的专制统治领导者中下级武士性质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和封建色彩斗争对象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一、尊王攘夷运动迅速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不根本推翻腐朽的幕藩体制,摆脱封建束缚,绝不能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以后,尊攘派以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积弱而被列强宰割为教训,决定奋起自强。自-6-强首先要振兴工商业,实行开国,扩大对外贸易,以集中政治军事资金。在此以前,尊攘派为“攘夷”而尊王,“攘夷”是中心口号。到了此时,根本战略应由攘夷转为倒幕,并为倒幕而要求“开国”,于是放弃了攘夷论。就这样,尊攘派变成了倒幕派,这是幕府末期政治斗争形势的重要转变。二、认识武装倒幕运动1.倒幕运动的兴起:面对民族的危亡,幕府并未奋起反抗,有识之士一方面看到了幕府统治的腐朽,另一方面“安政大狱”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实现自立自强,必须推翻反动的幕府统治。于是,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为主体的倒幕派,积极开展倒幕运动。2.武装倒幕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德川幕府统治的腐朽。(2)新政府军士气高昂,装备先进,战斗力强。(3)更多的大名同幕府决裂,倒幕力量进一步壮大。(4)有利的国际形势,西方列强保持中立。一、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日本发生了“尊王攘夷”运动。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①中下级武士是这一运动的主体②“尊王”就是尊奉幕府的将军③运动得到了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④幕府的将军是运动的实际策划和领导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尊王”就是尊奉天皇,而不是尊奉将军;幕府在外来的压力下,对尊攘派进行了镇压。因此,②④的叙述不正确。2.下列关于“尊王攘夷”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有较为广泛的基础B.斗争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C.获得京都朝廷的支持-7-D.在民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分析和理解能力。“尊王攘夷”要求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但获得京都朝廷的支持是在倒幕运动兴起时期,因而C项与史实不符,为正确答案。3.观察下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A.西方侵略者B.幕府的军队C.倒幕派D.尊攘派解析:选A。奇兵队是由尊攘派的领袖高杉晋作组织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抗击西方侵略。因此,A项正确。4.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树立天皇的权威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解析:选B。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5.“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B.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C.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使得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必须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成倒幕运动,倒幕成了挽救日本的前提。6.倒幕派是明治维新前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过程中,除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讨伐外,还巧妙地利用了()-8-A.农民起义军的力量B.城市平民的力量C.天皇和大名的力量D.西方列强的力量解析:选C。在倒幕运动的过程中,中下级武士构成了倒幕派的主体力量,他们控制了西南诸藩的藩政,建立了根据地;与此同时,他们又巧妙地利用了天皇的名义。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倒幕派顺利地完成了倒幕的目标,推翻了幕府的统治。7.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对幕府统治不满B.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C.都以“攘夷”为重心D.领导力量和根据地基本一致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尊王攘夷重在“排外”,而武装倒幕重在“倒幕”。C项不符合倒幕运动。8.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政奉还”B.“辞官纳地”C.鸟羽、伏见战役D.明治新政府成立解析:选A。“大政奉还”以后,德川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还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对外照旧可以代表国家,所以说“大政奉还”只是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9.观察下图,图中的战役()A.是由新兴阶级领导的反对幕府的城市暴动-9-B.是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大门的关键性战役C.是倒幕派击溃幕府军事力量的关键性战役D.是幕府势力在日本彻底消失的重要标志解析:选C。1868年,经过鸟羽、伏见之战,幕府的主力被消灭,为倒幕运动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10.西乡隆盛记录道:幕府在京摄之间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节 明治政权的建立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