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有限B.经济发展战略符合国情C.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1949-1957年,我国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这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的战略,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特点,B项正确;“一五”计划只是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除D项。2.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下列有关过渡时期及其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一五”计划实现总路线的各项任务B.完成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在经济建设目标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答案A解析过渡时期目标的实现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是通过“一五”计划实现,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项。过渡时期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C两项说法正确,D项过渡时期起止时间正确,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首批解放牌大卡车是在()A.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大跃进”运动期间D.“文化大革命”期间答案B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大都超额完成。长春一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故选B项。24.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C.“一五”计划的实行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答案C解析题干中“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的信息说明是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结果,C项正确。5.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面貌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答案B解析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B项正确。6.如图照片中的横幅上写着“庆祝批准永安公司公私合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答案D解析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表现为: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由图中“公私合营”字样可知D项正确。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D.“一五”计划的完成答案B解析“一五”计划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还进行了三大改造,随着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为B项。8.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个体经济则由72%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这主要是由于()A.我国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B.“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个体经济不符合中国国情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到1957年时,以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私有制经济比例很小,这主要是因为1953-1956年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私有制经济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确立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故选C项。9.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同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B项正确。A项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排除;C项属于八大二次会议的内容,排除;D项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10.下面的新闻出自哪一时期()4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A解析该新闻标题中的小麦产量明显不符合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这是“大跃进”时期“大放卫星”、浮夸风的体现,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时期,农户实行分散经营,与农业社无关,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新闻中的浮夸风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撤销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分户经营,与农业社无关,故D项错误。11.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答案B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因此这一时期职工人数猛增,故B项正确;公私合营完成是1956年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2.与下图主题一致的标语是()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5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答案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C项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图片的主题一致,故选C项。1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A.片面强调公有制B.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4.1962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减少2万个,加上1961年减少的2.4万个,共计减少了4.4万个,相当于1960年底工业企业总数的45%;工业总产值指标比1960年下降了47%,重工业下降了57%,轻工业下降了26%。出现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破坏了社会生产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D.国民经济急剧恶化,濒于崩溃的边缘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数据表明1962年我国工业规模和产值都有明显的下降。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浪费及破坏,为改变这种局面,党中央于1960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因而出现了这样的结果。B项正确。15.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工农业总产值由2534亿元下降到2015.3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由558.7亿元下降到361.3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B.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C.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被废止D.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答案A解析1966-1968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处于下降趋势,很明显是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故A项正确。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在1959-1961年,排除B项;C、D两项只是当时“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具体表现。6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可能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的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脱离经济发展的正确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二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怎样认识这个主张?(2)根据材料二,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1957-1961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信息,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主张: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认识: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2)没有。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4)制定经济政策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等。解析第(1)、(2)问,归纳对比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及其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第(3)问,联系两个时间段中国的主要事件分析原因。第(4)问,实际上要求分析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曲折的经验教训,注意要有针对性。[等级提升]一、选择题71.1950年8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规定企业只有在“产销不正常,机构臃肿,劳动力根本过剩”时才能裁员。其目的主要在于()A.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C.确保工人的经济地位D.保证企业的基本利益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限制裁员主要是新中国刚刚成立,要维护社会的稳定,防止失业人口过多,扰乱社会秩序,故选A项。材料的措施不是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措施也不是为了保障工人的经济地位,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排除C项;保证企业的基本利益就要裁员,而材料是限制裁员,D项错误。2.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答案B解析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故A项错误;中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了培养工业化需要的人才,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建立多科性工业大学,故B项正确;高校院系调整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但不是这种调整的主要目的,故C、D两项错误。3.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B项正确。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8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A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知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变化,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业达标 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4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