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春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2
-1-专题检测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解析D项所述显然不是主要原因,A、C项所述是东西方的共同点,所以B是正确答案。答案B2.春秋时期,《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牛耕技术的出现B.铁制工具的使用C.一牛挽犁的出现D.耦犁的广泛使用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原先用于祭祀的牲畜在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3.下图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A.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图中是两头牛牵引的耦犁耕作-2-技术,又称二牛抬杠。因为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牛耕技术。唐代出现曲辕犁。所以D项正确。答案D4.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信息可知“耕织”者可获得奖励,“事末利”而贫者则罚为官奴,因此,材料中的本业是指农业。答案C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C.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筒车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解析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筒车开始出现于唐朝,明代开始实行海禁,所以B为正确答案。答案B6.下列是某电视剧描绘汉代手工业状况的几组镜头,其中不正确的是()A.丝织品大量远销罗马B.汉武帝下令盐铁官营C.人们用煤炭冶炼铁器D.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解析元代以后,政府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由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禁止工匠脱籍改业,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我国汉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相符。答案D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其技术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故A、B、C三项叙述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特点。选D。答案D8.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3-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早期铜器较贵重,少量用于生产工具。水力鼓风冶铁的装置即水排是在东汉时发明的。答案C9.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明代B.隋唐C.宋元D.清代解析珐琅彩瓷是清代出现的瓷器品种。答案D10.关于汉代以前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B.一直到汉代末年,牛耕技术才在发达地区稀疏出现C.汉代以前的牛耕为一牛一犁牛耕法D.牛耕法在汉代以前一直在集体劳动中加以使用解析到汉代,牛耕已经逐渐普及全国,一牛一犁牛耕法到东汉时期才出现,在封建社会,小农户个体经营是主要生产形式。答案A11.你认为下列对唐代丝织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私营纺织作坊兴起B.朝廷每年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织品C.丝织品因大量生产而在社会上普及,各社会阶层的人都可穿戴D.官营纺织有相当规模解析当时丝织品生产数量多,但主要作为奢侈品供上层社会消费。答案C12.明代我国的纺织业出现的新情况是()-4-A.丝织业很发达B.丝织物的花纹具有立体感C.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D.有些地方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解析丝织业的发达早已有之,B、C属于汉唐时代。答案D1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是()A.商业贸易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C.行政机构管理D.文化典籍管理解析汉代曾对“市”进行严格管理,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由此可推断无泽应为管理商业贸易的官员,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没有关系。答案A14.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A.政府管理商业发展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渗入农村解析“去农而改工商”既不能说明政府管理商业发展,又反映不出小农经济的破产,故排除A、C两项;B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不符。答案D15.近年来,“晋商”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晋商()①从明代开始出现②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③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④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地发展,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晋商就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代表。①②③④均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16.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解析A、C、D项所述均与西汉“市”相符合。B项场景出现于宋代。答案B17.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秉承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指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无为而治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划疆分治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上农除末”可知是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18.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与其含义相符的是()①发展农业②发展手工业③限制商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农抑商概念的理解。本业是指农业,末业包括手工业和商业。因此②发展手工业错误。答案D19.下列政府对工商业管理的措施或规定,没有对商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是()A.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C.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制度D.唐朝仍然实行商人入市籍的规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秦朝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对商业的发展、商品的流通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D两项是对商人的歧视政策,C项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实行官营也对商业造成不利影响。答案A20.清朝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6-边卫戍军。”这直接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大力推行“海禁”政策C.加紧控制广大人民D.保护远洋渔业发展解析A项是“海禁”政策的原因,C项是“海禁”政策的目的,均不符合题干中“直接反映”的要求;D项与题干材料中“违式船只”“发边卫戍军”等信息不符。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1题16分,22题18分,23题16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2010年8月18日,新余绣娘加班加点赶绣出的国内首套《牛郎织女》“夏绣邮票”面世,与真品邮票相媲美,将被中国邮政博物馆收藏。《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分)(2)材料二、三哪个更能真实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6分)(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8分)答案(1)牛耕技术。(2)材料三。其主要观点: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条件: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②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③优越的自然环境;④稳定的社会环境。22.阅读下列材料:-7-材料一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夫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恃也,则众力不足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资治通鉴》材料三(明朝政府)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华夏货殖五千年》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重视农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统治者抑制商业的措施及其背景。(4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府的哪些税收种类?试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和危害。(8分)答案(1)原因:农业是国家兴盛的根本;重视农业有利于安定人心和社会稳定。主要目的:发展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君主统治。(2)措施: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向商人征收高额税收;商人应入市籍且不得为官。背景:农业破坏严重,社会经济凋敝。(3)税种:营业税中的市肆之税;流通税中的关津之税。目的:限制和打击私营商业的发展。危害: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与成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隋书·令狐熙传》材料二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三(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材料四(按:这是一则关于宋朝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皆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东……曾无虚日。——《梦粱录》请完成:(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隋唐王朝是怎样进行城市商业管理的?(6分)-8-(2)材料三、四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3)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我国自隋唐至宋代城市商业管理的变化?(6分)答案(1)禁止沿街开设店铺;官府规定交易场所;专职官员进行管理;严格限制交易时间。(2)不禁“夜市”,打破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突破了商业活动的地域限制。(3)城市商业管理渐趋开放;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发展。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检测一 人民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5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