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潮流时间背景宣传手段特点内容侧重点共同点维新变法思潮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创办报刊,成立学会,同顽固派展开论战将维新变法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进行的;都借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都反封建;都没有发动群众民主共和思潮20世纪初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国留学人数显著增加创办报刊,发表文章,与保皇派进行论战批判封建思想,宣传革命主张,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提倡三民主义制度-2-新文化运动1915~1922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创办报刊,发表文章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与旧伦理道德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旧道德和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二、近现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趋势及变化原因1.趋势:由浅入深,由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并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具体表现在:(1)思想上由西方民权平等思想到马克思主义。(2)革命前途由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3)政治制度由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4)革命道路由以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5)经济制度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格局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原因(1)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学的传播;中国人不断探索、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2)现代: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应对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需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解决问题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回答了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意义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是在新形势下,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系统总结和升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内涵(1)都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都坚持实事求是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作用都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有指导作用认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有一定的连续性,并根据具体国情适时调整。体现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点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题型特点]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主要是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4-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解题技巧]1.从不同类型看答案的思维要求,启示、认识类设问可以分为三类(1)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2)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不能脱离题目泛泛而谈。(3)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侧重从“要怎么样”的角度回答。2.关于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类问题的相关启示(1)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2)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3)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4)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5)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6)改革要有远见卓识,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要坚决彻底。(7)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当然如果涉及经济的,还有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等等。[典例](2017·全国卷Ⅱ·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答案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解析困难:由“官吏闾民,皆称不便”等信息可知,改革打破了百姓固有的习惯,损害到一些官吏的利益等;启示:由材料二“必除旧与布新”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改革势必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改革者应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进-5-行强有力的领导;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不可半途而废。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知识整合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