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下面是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套“丝绸之路”邮票,主题分别是千年帝京、大漠雄关、神秘古国、西域胜境。该套邮票的最佳首发地应在()A.千年帝京一一西安B.大漠雄关——敦煌C.神秘古国——楼兰D.西域胜境——龟兹2、“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B.师法黄老C.设置刺史D.颁推恩令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4、《通志略•职官》中记载:“(汉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岁尽诣京都奏事。”这表明,刺史的设置()A.有利于发现优秀人才B.维护了地方上的治安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严格规范地方刑狱5、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骞沟通了与西城的联系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26、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7、光武帝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故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即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举措()A.削弱了地方权力B.使得台阁至上C.利于加强皇权D.能抑制外戚干政8、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9、“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楚辞B.汉赋C.乐府诗D.宋词10、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发现中的突出贡献而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青蒿素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中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11、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3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12、据《史记》,东方朔上书给皇帝,“凡用三千奏牍”,公车府要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A.造纸术B.娟帛C.印刷术D.竹简13、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高帝(汉高祖)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冒顿遂引兵去。汉亦引兵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奉宗室翁主(汉代储王之女称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冒顿乃(稍止)。——《汉书》卷九十四材料二:汉武帝时,细君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酩为浆……”材料三:汉武帝时,有人献计伏兵袭击匈奴)汉武帝与大臣商议,韩安国曰:“高帝围(于)平城七日,乃返位。无忿怒之心,圣人以天下为度也。故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臣窃以为勿击便。”——引自《史纲评要》卷七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能提取哪些信息?3.材料三中韩安国的建议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为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4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材料一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5——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4枚邮票的名称可以看出,分别体现的是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及途径地,故最佳首发地应是起始地,即千年帝京——长安(今西安),答案为A项。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C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B师法黄老是汉高祖实行的,它适应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历史的进步;A郡国并行制也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是历史的倒退。所以答案选A。3答案及解析:6答案:C解析:考查董仲舒新儒学与其他学派的关系。“独尊儒术”也不是意味着其他学派灭迹,而是指儒学取得绝对的主导地位。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故选C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等意在强调刺史行使的是监察的权力,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选项C符合题意;刺史是监察官员,职责主要是监察地方,其他三项皆与之不符,排除。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西汉同西亚和欧洲通商关承发展的前提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丝绸之路是在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之后形成的。此题中的A项只是作为对外交往史中的主要物品而出现,而C、D两项都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才出现的。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东汉末年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故C项正确。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的变革.不涉及地方和外戚,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中虽体现了“事归台阁”,但是尚书台由皇帝直接指挥,说明皇权得以加强,故B项错误,C项正确。8答案及解析:答案:B7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后期外戚宦官专权。中外朝制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A错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原本应该由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主持的国政,在汉元帝、哀帝、平帝时却由宦官和外戚把持,这说明了法定的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所以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外戚宦官专权,没有体现相权与皇权的斗争,排除C;制度的腐朽才是西汉灭亡的根源,外戚宦官专权只是西汉灭亡的原因之一,D错误。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赋。根据所学可知.汉赋表现了两汉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故B项正确。A项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当时尚未统一.排除A项;乐府诗较为写实.不符合“辞藻华丽,手法夸张”排除C项;宋代并没有实现大一统.排除D项。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藉.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故A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学著作,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均不是古代中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故B、C、D项排除。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故C项正确。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故A项错误;《石氏星表》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故B项错误: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黄帝内经》.故D项错误。12答案及解析:答案:A8解析:我国早期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沉重而不便搬运;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这一现象,使书写材料轻便许多。携带方便,故选A项,D项排除。绢帛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B项排除;印刷术与材料中变化无关,C项排除。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和亲政策,向匈奴贵族奉送物品。西汉初年财力困乏,对匈奴用兵失败。2.纽君公主远嫁乌孙王是政治婚姻,细君公主不习惯当地的生活习惯;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3.未采纳。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已粮食丰积,钱财充足,战马众多,战士训练有素,国内政局稳定,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原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3.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解析:15答案及解析:答案: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儒学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9解析:本题考查新史料的发掘和利用。解答本题时,注意史料是史学之本,新史料的发掘和利用有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真相。1.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是郡国并行制度。第二小问被废原因,根据“废礼仪”“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得出刘贺因为失礼仪和乱制度而被废。2.第一小问解释,根据“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得出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导致矛盾激化。第二小问不同,材料一出自《汉书》,重在记述史事;材料二是学者的研究成果,重在对史事进行分析。3.第一小问史实,出土文物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刘贺生活在汉武帝之后,联系所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的史实。第二小问价值,新史料的发掘和应用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第三小问评价,应以辩证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刘贺的陪葬品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因素,因而仅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