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水平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西藏拉萨中学月考)1964年10月,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记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民族了。当时西方人观念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首枚核弹B.中国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解析根据时间“1964年10月”可知是中国成功爆炸首枚核弹,A项正确。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新时期,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B、C、D三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2.(2018·浙江联考)“热核武器”是指利用氢原子核聚变作用而研发的武器。它爆炸时,作为引爆装置的原子弹先爆炸,而后氘氚等轻核聚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形成更猛烈的爆炸。2017年是中国成功研制“热核武器”()A.20周年B.30周年C.40周年D.50周年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热核武器”是氢弹,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2017年是中国成功研制氢弹50周年,故D项正确。3.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答案C解析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故A项错误;中国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制了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饥荒问题,故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情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2-错误。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籼型杂交水稻等一系列科技成就,其主要原因是()A.政局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政府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爱国热情C.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D.科研工作者坚决抵制“文革”错误答案B解析“文革”时期,我国的政局并不稳定,故A项错误;我国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主要是因为政府的重视和一大批爱国科学家的努力,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并未获得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科研工作者并未坚决抵制“文革”错误,故D项错误。5.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战略,技术引进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2002年,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2006年,我国提出和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种变化表明()A.我国科技由模仿走向了创新B.我国科技过于落后C.欧美对中国技术封锁日益严格D.“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从引进技术到增强创新能力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逐渐由模仿走向了创新,故A项正确;题干信息要说明我国科技发展的途径,没有涉及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故B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故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故D项错误。6.(2018·豫西名校联考)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答案A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目的是调动文艺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为调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故选A项。B项不能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作用,排除;C项不能体现-3-“双百”方针的作用,排除;D项与两个方针都无直接关系,排除。7.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A.“一边倒”政策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C.“双百”方针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可以自由谈论,自由争论,不应该受到限制。结合所学可知,这番话符合“双百”方针的含义,C项符合题意。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答案D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自由争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侧重于政治主张的争鸣。故D项正确。9.(2018·河北承德一中月考)1950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但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提出办简体字的出发点最有可能是()A.落实社会主义宪法的相关规定B.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加快普及文化教育,减少文盲D.加快培养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答案C解析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所以简化汉字有利于普及文化,故C项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1954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故B项错误;D项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4-10.(2018·江苏七校联盟期中)从1948年到1957年,海外学子归国形成热潮,仅从美国就回来了1000余人,各国归来的总数达到3000余人,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华罗庚等是那个时期归国专家的代表。促成这一热潮的原因之一是()A.中美关系的改善B.祖国建设事业的感召C.金融危机的冲击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B解析根据“从1948年到1957年”,结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可得出促成这一热潮的原因之一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感召,故B项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1972年以后,A项错误;当时并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11.(2018·河北辛集中学期中)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他说:“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可知高考恢复录取招生强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故选C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是邓小平针对发展现代化和提高科技水平提出的口号,故排除A项;我国的改革开放于1978年开始,此时远远谈不上做好了人才准备,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思想,故排除D项。12.(2018·皖南八校模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了()A.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B.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C.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D.“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答案D解析时至今日,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依旧是第二产业(工业),故A项错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较大退步的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结合材料给定的时间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高科技-5-产业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二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从内容上看,一是新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材料二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材料三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在病房争分夺秒地工作。查看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进行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我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摘编自《光明日报》-6-(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填充表格并回答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有哪些。(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6分)(3)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像林俊德一样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4分)答案(1)①国防科技领域:“两弹一星”成功研制;②医学: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农业: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⑤相继制定、实施了“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规划。(5分)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5分)(2)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6分)(3)精神:爱国、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4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举出实例并阐述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即可回答。第(3)问,阅读材料中的信息感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3年中华民国正式公布《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在精神上进一步革除了旧学制中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观。1920年在该学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教育部通令,凡国民学校都废止使用文言教材,代以现代语体文,至1922年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材料二1949年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教育建设上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第二,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第三,改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形成学校教育的稳态;第四,大力推行苏联教育学理论与教育经验。——以上材料均摘自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材料三新时期高等教育及科研数据对比表-7-材料四与80、90年代相比,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绝对规模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我国研发投入从2000年的10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34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8.7%;到2011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绝对规模仅次于美国。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继续高速增长,全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吴建南等《变与不变、同与不同:中美研发经费投入再比较》(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上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10分)(2)依据材料三、四,说明新时期我国科教领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6分)(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中现象对我国产生的直接影响。(4分)答案(1)相似:改革学制;对教育作政治清理,培养新政权所需人才;注重教育普及(平民化)。(6分)特点:以工农为主要教育对象,加强扫盲教育;主要借鉴苏联模式。(答出两点得4分)(2)特点:高等教育迅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水平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