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1多彩的消费一、选择题1.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8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其中可能的原因是()①居民经济收入增加②居民超前消费增加③居民消费观念改变④居民恩格尔系数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与消费相关的知识。材料反映了游客增加和旅游收入增长,从消费的角度看,也就是旅游消费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促进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可能是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观念变化,与②无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应为下降,当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也非原因。【答案】:B2.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16年春季的低点100上升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113,并持续保持高位。消费者信心的提升()①表明多数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②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③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④将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以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提升为情境,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对生产的作用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消费者信心提升的影响的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人们对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增强了消费信心,①正确。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消费信心提高有利于扩大消费,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④正确。②夸大了消费财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关键要靠经济发展,③错误。【答案】:B23.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是衡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重要概念。下列选项对恩格尔系数理解正确的是A.家庭消费总支出包括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的支出B.恩格尔系数不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唯一指标C.恩格尔系数降低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增幅大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幅D.恩格尔系数降低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解析】:B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重要概念,但不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唯一指标,B项符合题意;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的支出属于投资支出,不是消费支出,A项观点错误;恩格尔系数降低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增幅小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幅,C项观点错误;恩格尔系数降低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占家庭总支出金额的比重降低,而不是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答案】:B4.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45元,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06元,实际增长10.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8.6%和31.2%,同比分别下降0.7和1.0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论出()①我国城乡居民实现了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的过渡②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③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低,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少④国家实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C从材料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低,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少,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看不出我国城乡居民实现了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的过渡,①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不出收入分配政策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答案】:C5.2018年,我国快递行业再创新纪录,包裹分发量达到每天l亿个。其中包裹量发送方面,粤浙苏领先:城市方面,北上广深杭居民购买力最强。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有①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升级起导向作用②经济发展推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③居民的3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④网络购物带动快递物流行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我国快递行业再创新纪录,包裹分发量达到每天l亿个。其中包裹量发送方面,粤浙苏领先;城市方面,北上广深杭居民购买力最强。这说明网络购物带动快递物流行业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③④适合题意;①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6.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B.享受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贷款消费【解析】:C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发展资料消费,C适合题意,排除A、B;按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D不适合题意。【答案】:C7.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下反映五年以来居民生活必需品和享受资料消费变化的曲线分别为()4A.①②B.②①C.③④D.④③【解析】:A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居民未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和享受资料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D选项;享受资料消费是更高层次的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消费需求会出现一个先快后慢的增长过程,②反映了此变化趋势,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答案】:A8.随着雾霾天气的加剧,国家通过发放购车补贴、不限牌(即不限制汽车上牌数量)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些措施()①降低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②能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③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价值④会增加新能源汽车互补品的需求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D选项①说法错误,上述措施并不能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排除;选项②符合题意,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选项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选项④符合题意,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会使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提出,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禀赋效应”:当5一个人拥有某项物品后,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因为他们拥有一件东西时,受到了“放弃东西会产生痛苦”(即损失厌恶)的影响,就倾向于对商品做出更高的估价。下列营销策略中利用“禀赋效应”原理的是①汽车销售商让客户把车先开回家试用后再决定是否购买②商家通过高价聘请明星代言自己的产品来扩大产品销售③地产营销中常常通过先付定金的方式来锁定意向购房者④某电商利用“双十一”进行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此题考查消费心理。题干中,“禀赋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项物品后,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因为他们拥有一件东西时,受到了”放弃东西会产生痛苦”(即损失厌恶)的影响,就倾向于对商品做出更高的估价。①③符合“禀赋效应”,入选;②属于利用从众心理来引导消费者消费,不符合题意,排除;④属于利用求实心理来引导消费者消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答案】:B10.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开始推广“煤改电”工程,我国农村地区的煤改电补贴政策也从原来的先用再补改成直补到户。上述做法的目的在于①增加农村居民补贴性收人②推进农村居民用上新能源③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④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从2017年开始,我国农村地区的煤改电补贴政策也从原来的先用再补改成直补到户。上述做法的目的在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③④适合题意;①②是这样做的结果,但那不是目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11.在网上书店的冲击下,一些实体书店凭借现代时尚的装修、宁静温暖的环境、大气优雅的品味升格成为“阅读书房”,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阅读体验,实现了实体书店的市场回归。这启示我们要①把握住“互联网+”的历史机遇②降低传统书店的经营成本③发挥传统产业的独特经营优势④准确把握人们的消费心理6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材料中实体书店的成功与发挥自身优势,把握读者心理,提升阅读体验有关,应选D项;实体书店的成功未表明与“互联网+”的关系,书店的经营成本没有降低。【答案】:D12.近年来,我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政策频出,2018年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屡创新高,预计20l8年将突破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因为A.与燃油汽车互补,共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B.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们绿色消费观念C.新能源汽车需求弹性小,国家实施鼓励政策D.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低,因而价格低【解析】:B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是互为替代关系,排除A;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B项正确;新能源汽车需求有弹性不小,劳动生产率越低,价格越高,排除C、D两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13.粮食关乎民生保障,关系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长期以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把价格和补贴合二为一,使得国内粮食价格上涨。2016年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2017年1月23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2017年要进一步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材料二某市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大豆。为了提高粮食供给的质量和效益,2016年该市政府大力推进粮食供给改革。一是消化玉米库存,推行玉米收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取消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保障玉米主产区农民合理收益的基础上,将玉米的价格补贴由每吨650元降为每吨600元,同时对玉米精深加工的企业也给予财政补贴。二是增加大豆有效供给,对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农户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提高大豆生产效益。(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合理性,并说明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民的积极影响。(1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格和财政的有关知识,阐述该市政府的做法体现的道理。(5分)7【解析】: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可从“市场定价”和“价补分离”两个角度分析:“市场定价”遵循了价值规律,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补分离”强调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二小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促使农民提高素质。第(2)问,知识限定是“价格和财政的有关知识”,因此首先可以从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说明,而后从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进行说明。【答案】:(1)合理性:①遵循了价值规律,市场定价使价格既能反映价值,也能反映供求关系;②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粮食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实现供需对接,缓解库存压力;③政府实施价外补贴仍然发挥降成本、增收益的作用,不会导致粮食供给的减少;④推动政府实施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每点2分,共8分)影响: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2分)②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民市场意识;(2分)③促使农民提高素质,成长为新型农民。(2分)(2)①价格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该市通过降低玉米补贴价格引导农民减少玉米种植,进而减少玉米库存,促使更多农户采用机械化生产大豆,增加大豆的有效供给,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益。(3分)②国家财政具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8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