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新人教版
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1、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2、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3、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关注。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5、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说明()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同美国改善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C.中美之间已消除矛盾D.宽松的国际环境助力中美关系的改善26、“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7、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时期关系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共同抗苏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A.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D.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8、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A.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B.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C.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D.发展南南合作,反对大国霸权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要“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加人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310、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11、黎巴嫩维和部队是联合国历史上派出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中国自2006年部署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以来,先后派出16批维和官兵,至2018年3月6日已累计打通雷场安全通道127条,发现并销毁地雷1175枚、未爆物及爆炸物残骸9000余枚,义务救治患者7万多人。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A.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D.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12、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A.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13、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4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赋予一国的最基本权利。对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5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不难理解统一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和珍贵。毋庸置疑,中美国情不同,双方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胡锦涛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材料二胡锦涛在讲话中就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深化合作提出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巩固团结互信,夯实本组织发展的政治基础;加大反恐力度,构筑本组织发展的安全环境;深挖合作潜力,增强本组织发展的持续后劲;扩大友好交流,巩固本组织发展的人文基础;完善内部建设,健全本组织发展的决策机制;秉承透明开放,营造本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胡锦涛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的讲话(2010年6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二战后中美关系的几个发展阶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时期外交的基本策略。据材料指出中国组织和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二战以来的中国外交史对你有何启示?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板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法国的外交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维护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2答案及解析:6答案:D解析:“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突出了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美国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而非“冷战”政策彻底破产,A项错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1979年,B项错误;C项说法欠妥,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支持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不能得出“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的结论,也不符合材料主旨。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与材料“中国人来了”吻合,故选B;C出现在1979年.D出现在2001年,时间不符,排除。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6答案及解析:答案:B7解析: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下出现的.此前日本并没有一直谋求改善中日关系的迹象.故B项对材料理解有误.符合题意。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中美苏日四国关系不断变化,影响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最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经济因素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而不是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故A项错误;意识形态的分歧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局势,但不是“主导”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经济区域化的发展问题,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政策,A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也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中国不与苏联、美国结盟,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题目中“全方位”不相符,故D项错误。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D项符合题意。A、B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9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