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是在________形成的。()A.殷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答案】B【解析】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选B项。2.在隋唐时期,中华文化()①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②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③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④产生了影响封建社会发展的理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①③当选。3.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文学艺术②汉字③史书典籍④科学技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选B项。4.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历朝历代的史官编写的大量史书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如《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这说明()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我国史书规模浩大、存留丰富基础篇2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答案】A【解析】题干主要说明了史书典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说明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见证作用,故选A项;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5.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但是在近代,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为()A.中国封建统治的日益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B.中华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C.八国联军侵入中国D.经济全球化冲击【答案】A【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因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日益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A项应选;B项观点错误;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下列说法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尽管在海外定居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仍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④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与题意不符。7.《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被文学界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3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答案】B【解析】题意强调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中的文字记载了清朝与琉球国的分界线,证明了钓鱼岛在中国的领域内,这说明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8.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甲骨、金文、篆隶、行书、草书、楷书等,无不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华夏文化。2017年5月13日,中国汉字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墨舞演绎的汉字艺术魅力。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③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④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深刻影响,②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9.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候,但这些朝代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同时有很多史实都用汉字记录下来,编写成史书典籍,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最主要的见证是()①汉字②文学艺术③史书典籍④科学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源远流长是强调中华文化起源早,并从未中断,故①③符合题意,应选C项。10.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修复的150件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在圆明园中展出,4熠熠生辉,使人百感交集。这些修复的文物能够使人感受到()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国家衰落伴随着文化衰微③国家富强伴随着文化兴盛④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参展的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熠熠生辉,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正确。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人们透过修复的圆明园文物百感交集,说明文物使人感受到国家衰落伴随着文化衰微,②正确。③④材料体现不出,应舍去。11.(河南洛阳一中2019届模拟)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B.开展特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C.加强文化交流,坚持正确方向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答案】B【解析】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来学习汉字,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B项当选;我们需要传承的是优秀文化,A项中“全面传承”说法错误;C、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12.(广东佛山一中2019届质检)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汉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①④提升篇5C.③④D.②③【答案】A【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④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排除。13.(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调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下列说法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尽管在海外定居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仍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④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与题意不符。14.(华东师大附中2019届模拟)指导性年度汉字,主要根据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中医的五运六气与文字学,结合西方的宏观经济学、流行趋势与未来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用一个汉字概括即将到来的新年特征与趋势。“丽”字成为2017指导性年度汉字,意为新故相推、金鸡报晓、日丽中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汉字()①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载体②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③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B【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③④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①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②错误。15.(东三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19届联考)《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从古6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这一现象,下列评论比较贴切的是()①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②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③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入胜④吟诗赏识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期中)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①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②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③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于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②项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说明这个理念来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③项符合题意;①④项均不属于文化基因,不合题意。答案选C。17.(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在2018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故宫博物院接受捐赠的《丝路山水地图》重新呈现在国人面前。《丝路山水地图》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充分展示了明代中叶中国人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丝路山水地图》()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③进一步印证了世界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7④有助于我国丝路考古等方面的研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丝路山水地图》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充分展示了明代中叶中国人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这说明了《丝路山水地图》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也说明了它有助于我国丝路考古等方面的研究,①④正确;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排除②;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排除③。故本题选B。18.(江西省赣州市2018-2019学年联考)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在的汉字由其发展而来。这表明()①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③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①选项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④选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题目中,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在的汉字由其发展而来。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③选项入选。选D。19.(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期中)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大木偶熊猫、中国龙、中国结、中国科技信封汇聚成独具一格的中国元素,用现代手法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北京八分钟”,让世界感受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向世界敞开胸怀,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②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精品课堂 专题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9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