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政治 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专题16 如何提高成语典故背景题的解题能力
1如何提高成语典故背景题的解题能力列宁指出:“常常有这样的成语,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相当复杂的现象和本质。”成语典故通俗易懂,巧用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能加深对哲学概念和观点的理解。根据成典故的特点,高考试题的命题者也经常拟出以成语典故为背景的政治高考题,并且成为近年来高考政治选择题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下面就是一道今年的以成语典故为背景的高考题:(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政治试题第20题)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本题以成语故事“凿壁偷光”为背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匡衡凿壁偷光勤奋苦读并成为大学问家的事实,分析其中所表明的哲理,在考查考生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匡衡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勤奋苦读,但社会和他人为他成才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并为以后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基础。同时,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是因为匡衡的勤奋苦读符合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故①④正确,②③本身表述错误。这种成语典故背景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解答成语典故背景题的关键是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只有理解了成语典故的寓意,才能更好地做题。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在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熟练掌握基本原理是提高成语典故背景题解题能力的重要前提。有些同学会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就是很难记住。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运用记忆技巧,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多思多用,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弄清知识之间的2内在联系,学会归纳和总结,做到熟能生巧。第二、广泛积累成语是提高成语典故背景题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成语积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读,在熟读中积累。日复一日,积累丰富了才能厚积薄发。一方面要注重成语的积累,平时要多到图书室阅读有关成语或故事,摘抄积累。另一方面要注意归纳同一成语蕴含的不同哲理和同一原理下的不同成语。为此,要将熟读成语与每一节哲学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将成语积累教学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每节课前利用1-3分钟围绕一个中心(或话题)进行成语熟读积累,做到哲学课堂堂有成语,课课积累成语,教学时注意成语的内在联系,将成语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信息、知识经验相联系,以便理解、积累和运用。第三、准确理解成语的哲学寓意是提高成语典故背景题解题能力的根本途径。既要知道成语的本意,又要知道成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才能准确解答成语典故背景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成语典故,论证哲学观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例如,在讲“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时,教师可以引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成语,形象地说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即“青出于蓝”;“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即“青胜于蓝”。接着,再列举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人突破前人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深刻哲理在于突破陈规,大胆创新,不能墨守成规。这样,不仅能把握成语的哲学寓意,而且还会受到哲理的启迪。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 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专题16 如何提高成语典故背景题的解题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0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