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姓名、考生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一、选择题1.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唐朝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D.以上说法全部都不对【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是从历史事实的角度积极方面说明其地位。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是从儒家“仁政”的治国标准和道德标准评价的。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故A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详解】2.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多次进行巡游,主要目的是巩固天下统一的局面,同时向六国故地展示国威,故选A。B项错误,秦统一后,并未发生明显的大规模的叛乱;C项明显错误;D项错误,秦始皇巡游天下是在统一之后进行的,并非为了实现霸业。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3.《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段史料反映出秦始皇是一个A.杰出的政治家B.残暴的统治者C.伟大的战略家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答案】B【解析】【详解】“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体现出秦始皇因为一个小事情杀了众多的无辜,反映了秦始皇的残暴性,B正确;材料不是说明秦始皇是个杰出的政治家,A错误;战略家不符合材料暴君的特点,C错误;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与材料中暴君信息不符合。D错误。4.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5.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3-未尝黜责一人。”唐太宗的这段话体现的统治思想是A.“存百姓”B.知人善任C.济世安民D.轻徭薄赋【答案】B【解析】材料意思是国君多厌恶正直之士,或明或暗地诛杀无辜,没有哪一代不是这样;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并肩立于朝廷,不曾贬退、责罚一人,故B正确。6.唐太宗曾经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C.让庶族地主获得晋身仕途之道D.实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答案】A【解析】材料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说明了唐太宗的执政理念是以民为先,他通过设喻阐明了民为邦本的道理,这是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表现,答案选A,BCD三项与上述四项特征不符。点睛: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首先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为后世孟子创立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这一思想的正式形成时期,到荀子时期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主张,这主张得到了完善,但随着百家争鸣的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该思想日益淡化。7.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4-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D.战沙俄,签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大战于乌兰布通”可知应是巩固西北边境的措施,属于康熙皇帝亲征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C正确;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是西南地区,A错误;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是东南地区,B错误;战沙俄,签条约.是东北地区,D错误。8.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面对郑氏集团的请求,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是A.封土赐爵,接受朝贡B.御驾亲征,攻占台湾C.设台湾府,中央管辖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康熙帝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并派施琅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与福建,故C项正确;封土赐爵,接受朝贡不是对台湾管理的措施,A错误;康熙皇帝没有御驾亲征,攻占台湾,B错误;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不符合对于台湾管理的措施,D错误。9.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解决中俄之间东部边界问题的战役是雅克萨-尼布楚战役;B选项错误,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的事件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选项错误,增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是将台湾隶属于福建省;D选项说法正确。-5-10.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明显绝对化,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法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汉武帝时期开始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汉武帝时期开始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11.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B.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C.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D.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说明青年人要想取得公民权必须先对国家履行相关的义务,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A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的信息,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权获取的条件,而不是说明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D错误。12.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内容的含义是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成为英国的独裁者的史实,所以作答时应该选择与这个意思相近或是能证明这个内容的相关史实。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13.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外交的基石。商业资本及商业精神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美国早期外交。建国初期,外交以维护商业资本的独立发展为最终目标,以争取海上自由、发展贸易为主要内容。华盛顿的活动,与此一致的是A.在“七年战争”中,参加民兵对法国作战B.起草《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C.制定《联邦宪法》,建立联邦制的中央政府D.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宣布“严守中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外交的基石”可知,“严守中立”与孤立主义相一致。所以答案选D。考点: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A.“不设王侯之号”B.“君民共治天下”C.“公器付之公论”D.“不循世及之规”【答案】B【解析】美国是总统制共和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因此不存在“君民共治天下”。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美国实行共和制,“不设王侯之号”;美国实行民主制,“公器付之公论”;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和联邦制共和政体是制度创新,“不循世及之规”。其他-7-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15.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②走上独裁道路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答案】C【解析】华盛顿、拿破仑在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充当了领袖,而在暴力革命中的领袖当然会具备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华盛顿没有走上独裁道路,所以并非两者的共性;两者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当然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两者者都曾经担任自己国家的执政者,且都采取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故选①③④组合,选C。16.关于下面连环画封面反映的战役,说法错误的是A.这一战役发生于法兰西帝国成立后B.这一战役彻底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C.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8-D.拿破仑凭借此役成为欧洲大陆霸主【答案】D【解析】【详解】拿破仑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是在1807年后,奥斯特里茨战役爆发于1805年,D错误,符合题意。法兰西帝国成立是1804年,A正确,不符合题意;这一战役彻底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B正确,不符合题意;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他把谋略与冒险,勇敢与灵活有机的相结合,此战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C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奥斯特里茨战役,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17.恩格斯指出:“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由此可见,他强调A.法兰西共和国只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B.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取得战争胜利C.拿破仑上台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D.法兰西第一帝国坚决打击封建复辟势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恩格斯论述的是英雄人物对于创造历史的必然性。材料“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说明拿破仑上台与法国当时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C正确;法兰西共和国不是军事独裁统治,A错误;材料不是说明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取得战争胜利,B错误;材料中没有直接提及法兰西第一帝国对于封建复辟势力的打击,D错误。18.回顾历史可见,华盛顿所缔造的共和国不仅保留下来并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拿破仑创立的帝国虽一度称雄欧洲但最终在十几年中就消亡了了。造成这样截然相反结果的主观因素是这两位开国
本文标题: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4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