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家园。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年复一年地传承着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但还没等我们打开,某些村落就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它承载的文明的历史记忆。这主要说明()①传统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社会变迁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承③在时代变迁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④村落文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金庸的武侠作品中,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有“持守正义、重信然诺”的世间道义,更是传承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青年的成长,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①文化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作品能够深远持久地影响人③优秀文化作品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④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中,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育,这是因为()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教育方式决定着学生的习惯②文化影响每一个人,科学合理的教育活动便于创设养成好习惯的文化氛围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就能培养良好的习惯④每个人的习惯不是天生的,通过接受教育可以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9年,值此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北京大学举办展览“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示北京大学百年传统的历史生成过程。下图是展览的部分宣传海报。北大举办纪念五四专题展览表明了()2①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文化思想随五四运动的深入而发展②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领域发挥着思想启蒙的功能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通过展览可以透视新文化时期北大学者的精神世界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阅读五四时期作品可以认清民国文化的全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这种差异表明()A.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7.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扶贫先扶志的原因在于()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③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经济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中式英语词汇“addoil(加油)”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kungfu(功夫)”“guanxi(关系)”“tuina(推拿)”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addoil”进入《牛津英语词典》时,“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在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这说明()①中英两国文化的差异在逐渐缩小②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③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松、竹、梅被中国人称为“岁寒三友”,国人不仅喜欢其外在形象,更欣赏其内在品格。在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自然事物,松、竹、梅的形态和习性虽没有多少改变,但人们赋予它们的涵义,却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这说明()①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必须有特定的自然物作为载体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气质④党领导革命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3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在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有中国学者在演讲中说,有时候,你都不得不惊诧于人类的认知力、理解力和自身的感受力是如此的相似。例如,《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在《新约·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导致这种人类文化惊人的相似的根源是()①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完全相同②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普遍的规律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11.“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习近平强调,宣扬主流意识形态要借助“融媒体”的力量。这是因为()①“融媒体”具有更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②“融媒体”是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基本标志③“融媒体”能够不断丰富和扩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④“融媒体”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2.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中西方称谓“老”字大不同,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长者是智慧的象征。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称别人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A.经济因素不同导致文化差异B.历史、地理因素不同导致文化差异C.政治因素不同导致文化差异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14.“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要认真审慎分析传统道德规范,并有鉴别地加以对待②道德发展脱离不开时代背景,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要加强挖掘和阐发传统美德,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2018年9月8日,《诗经》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诗经》特种邮票采用套票版张设计形式,同时邮票上还加入互动功能,公众除了可以收集,还可4以通过扫描邮票上的二维码听《诗经》的著名诗句。《诗经》特种邮票()①利用现代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②以鲜活的载体展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③通过大众传媒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④为公众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恒久魅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用“想当年是大师兄,如今成了二师兄”来表示自己的身材变化往往会让我们会心一笑,但不懂《西游记》的人则会觉得莫名其妙。由此可见()①文化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②特定文化环境下的事物有其特定意义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④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中华续道藏》编纂出版工程于2018年12月20日在北京启动。该工程以缩微技术、数字技术、影像技术等方式实现道教典籍和活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道教的健康传承发展。这表明()①科技进步极大促进了文化继承与发展②发展文化事业应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科技进步使文化储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8.“任何虚拟空间,不能代替经典名著。通过阅读才能探求古代经典名著的本源,追溯经典的本真。对于经典名著的知识和内容,我们应该重视熟读、精读、细读、慎思,使之融入心灵、血脉,贯于践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古代经典名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B.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C.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19.皮影戏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探寻中国本土动画的过程中,皮影戏艺术元素在动画制作中早已被发现和应用。随着动画制作的数字化,在Flash软件环境下,皮影戏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又重新焕发了青春。这表明()A.科技促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0.永春篾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舶来品,由宋元时期的阿拉伯商人传入。如今,制香师们将这一古老手艺与现代工业交融,研发健康养生香、开办制香观光工厂,让古香在当代焕发出新韵。这说明()①商业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②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③文化交流需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将于2019年9月在河北邢台举办,大会以“再现扁鹊精神,坚定中医信仰,凝聚文化力量,助推产业发展”为主题,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5医药发展。假如你在线就中医药的发展参与讨论,以下发言正确的有()①了解民族医药,体验传统文化魅力②中西医学相结合,以西医研究为主③保护中医药文化,发展民族医药事业④加强医学交流,促进中医向西医转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立足传统经典,观照现代人的生活,并广泛汲取多种文化的营养,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代语境,使得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由此可见()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具有生命力②注入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的要求③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在实践中丰富其基本内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2019年1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欢乐春节”成都推介活动分别在希腊雅典、德国柏林举行。此次活动以旅游推介和美食推广为核心,突出了熊猫、川菜等成都城市符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挖掘成都文化资源,彰显成都文化特色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③立足欧洲民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传播④加强对话消除差异,实现文化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意味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下列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中,说法正确的是()A.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B.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封闭主义”C.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D.只推崇外来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二、问答题(52分)25.参观展览馆,感知深沉的民族底蕴;在开学典礼上升国旗、奏国歌,向伟大祖国庄严致敬;走进军营,踏正步、站军姿,感受保家卫国的激情……9月,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开学季一个响亮的主旋律,青春的心跳与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铸就民族魂。犹记1935年,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张伯苓问了全校师生三个问题,顿时激起全场共鸣,燃出爱国斗志。张伯苓问:“你是中国人吗?”师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6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