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题能力提升(二)一、选择题1.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如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解析:选B从图中反映的信息看,不存在不正当竞争、质量优劣、劳动生产率等问题,A、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2.春节期间,某超市茄子涨价幅度很大,每千克达到12元,同一时间羊肉的价格是每千克70元,茄子大幅涨价后价格仍远远低于羊肉的价格。这主要是因为()A.羊肉营养价值高于茄子B.买茄子的人多C.羊肉价值量大D.羊肉需求量大而茄子需求量小解析:选C羊肉的价值量要远远大于茄子的价值量,因此羊肉价格要比茄子的价格高。3.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③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房的供应量④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D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故①错误;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商品房的生产成本增加,所以带动了房价上扬,故②正确;③是从供给的角度提供了抑制高房价的措施,是正确的;炒房行为会导致更多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买不到房子,所以国家已经出台规定对炒房行为进行制约,故④正确。-2-4.目前中国手机的持有量稳居世界第一,可是20年前,买一部手机需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收入。最近,小薇只用700多元便买了一部手机,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A.手机质量提高使产品需求增加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解析:选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会影响价值的实现,但不决定价值,更不决定价格,A项说法错误。B项不是根本原因。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其结果很可能是价值量的增加,C项明显不符合题目考查的方向。5.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种商品上,也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对这两种情况出现的价格的高低的正确认识是()A.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B.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C.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D.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解析:选D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不同的商品价格各不相同,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同一种商品有时高,有时低,说明在不同时间商品供求关系不同。6.市场上,那些反季节农产品的价格是平时价格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其中根本的原因是()A.人们收入提高B.生产者与商贩一起抬高价格C.物以稀为贵D.反季节农产品需要耗费更多的人类劳动解析:选D反季节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远远少于季节性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但是从根本上说,生产反季节农产品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反季节农产品价格高,D项正确;C项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A、B两项不符合题意。7.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平均降税幅度46%。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将会引起我国国产汽车消费需求的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3-解析:选A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意味着进口汽车成本降低,价格下降。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进口汽车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互为替代品,进口汽车需求增加,国产汽车消费需求将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A项符合题意;B项是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国产汽车消费需求增加,不符合题意;C、D两项是供给曲线的变化,不符合题意。8.对商品生产者来说,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是()A.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B.可以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D.可以增加自己商品的价值总量解析:选D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从“率先”可以看出题中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的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据此可知,应选D项。9.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商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商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D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与互为替代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方向变化,与互补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故①④正确。10.如图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4-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③该商品的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C从图像上看,该商品的价格连创新高,反映出该商品供不应求,因此是卖方市场,因为有利可图,会导致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所以①④应入选;在此情况下,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从而使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影响,选②排除③。11.由于冬季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所以农民主动建大棚生产蔬菜,及时解决冬季“吃菜难”的问题。这主要说明()A.农民只能在冬季生产蔬菜B.大棚蔬菜成本高,价格必定高于价值C.价格变动能有效地调节生产规模D.价格变动能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在于审题,题中材料的基本结构是一种因果关系,价格是“吃菜难”的直接原因,体现了价格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故选C项。A项说法不符合实际。B、D两项与题意无关。12.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少跨国公司选择撤离中国,工厂投放在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从中可以判断()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的大小③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④这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重要体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影响,这是调节生产要素投入的表现,也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故①③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调节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内容,②④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图一: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无利可图→缩小生产↑↓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价格上涨←商品供不应求图二:-5-(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两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解析:答好第(1)问要读懂图。图一实际上说明了供求、价格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供给与价格的相互关系),有些学生只回答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而忽略了供求与价格间的关系。图二反映的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第(2)问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答案:(1)图一反映了供求、价格、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图二反映了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受价值规律支配。其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4.2019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2.1%。从单向食品看,羊肉、牛肉价格涨幅居前,鲜果和鲜菜价格小幅波动,而鸡蛋、猪肉和水产品价格却处于下行通道,涨跌互抵,食品价格平稳运行。小明的妈妈非常关注市场上物价的变化。请你分析物价上涨给她的日常家庭消费带来的影响。解析:根据设问可知,要联系“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答案:①一般来说,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其的购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明家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②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而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小明家用在生活必需品上的开支将会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大家庭的经济负担,而用在高档耐用品上的开支可能会减少。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课题能力提升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9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