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3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福建福州质检)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招周襄公来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反映了孔子()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解析:选A。材料中孔子批评晋文公对周王的态度,而对齐桓公“尊王攘夷”则表示肯定,说明他维护西周的等级秩序,故选A项;材料体现了孔子对齐桓公“尊王攘夷”的肯定,并未涉及孔子反对诸侯争霸,排除B项;三纲五常伦理是董仲舒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对齐桓公“尊王攘夷”并未像对晋文公那样批判,但这并不能说明孔子推崇齐桓公式的霸业,排除D项。2.(2020·广东茂名一模)《礼记·礼运》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这反映了孔子主张()A.君权神授B.以礼治国C.民贵君轻D.仁者爱人解析:选B。据材料“夫礼……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可知,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礼治,而不是君民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仁”,排除D项。3.(2020·福建福州二模)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A.重视宣传三代成就B.具有浓厚传统色彩C.注重借鉴外来成果D.形成完整系统体系解析:选B。据题干中孔子思想“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并且主张“克己复礼”可知,孔子思想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故选B项;“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不等同于孔子重视宣传夏、商、周的成就,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外来成果,排除C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排除D项。24.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据此可知,孟子()A.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B.认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C.主张重视国人选官意见D.认为军功爵制已经出现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可知,孟子主张在选拔官员时要扩大评议的范围,重视国人的意见,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国人的选官意见,而非官员选拔的标准,排除A项;从材料不能得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以军功选人,排除D项。5.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可知,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体现了以人为本(不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选C项。“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天下为公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的崇奉对象,与和谐共生无关,排除D项。6.(2020·江苏苏州一模)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两者都强调()A.人臣要效忠君主B.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C.君主要以礼待臣D.大臣对君主绝对服从解析:选A。据材料“(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人臣要忠于君主,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臣子要效忠君主,而不是强调人臣可以抗命,排除B项;据材料“(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臣子对君主要以礼相待,排除C项;据材料“逆命而利君谓之忠”可知,臣子可以抗命,排除D项。7.(2020·山东临沂二模)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3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解析:选D。题干中提及战国时期儒家的孟子、荀子和法家的韩非子都强调统一的思想,故选D项;儒家主张仁政、仁义和王道,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孟子、荀子、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此时还未完成统一,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及三个学者有思想上的共同点,不能说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排除C项。8.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各派学说吸收融合现象B.法家理论走向系统化C.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D.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韩非子之学源于儒家理论、成为法家思想,而又归本于道,体现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而非法家理论发展的系统化和完善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韩非子的法家理论吸收了儒道的思想,并没有反映战国时期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了战国时期“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且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9.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实行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故选B项。10.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然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解析:选C。通过题干可知,春秋时期神权色彩并没有消失,只是“天”“开始从超然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儒家的“天命观”,故B项错误;商朝重视“神”,人要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到春秋时期,开始重视“人”,4人的分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发生重大转移,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贵贱、主从等人伦关系,故D项错误。11.(2020·广东肇庆一模)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解析:选C。从材料中《国语》主要记载公卿之“语”,《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可知,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士阶层兴起,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国语》和《战国策》内容上的不同,不能体现出史书编写体例上的创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国语》和《战国策》具有法家思想,B项错误;《国语》《战国策》不能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故D项错误。12.(2020·博雅闻道联合质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解析:选D。据题干“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能看出思想上已经更加注意人事,故选D项。根据题干无法看出思想家们的政治构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不能判断神学已被放弃,故B项错误;思想家们政治意识的转变不能说明社会秩序已经重建,故C项错误。13.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解析:选A。据题干中“定于一”和“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可知,孟子和《吕氏春秋》都认同统一思想,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14.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5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解析:选B。据题干“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可知,抬高了君主的地位,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出现融合现象,但没有趋向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思想是法家思想,不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基本结束是在秦朝,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沈联涛《外儒内法》(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从对人性的认识、治国手段、汉代时地位的变化等角度归纳。第(2)问从先秦、秦国及秦统一后、汉代分阶段分析说明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答案:(1)认识:人性本恶;严刑峻法;法、术、势相结合,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2)地位: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材料《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墨子》《论语》《韩非子》信鬼神信亦不信不信鬼神兼相爱,交相利仁爱;由己及人无爱;利己信奉天意信奉天意不信天,信暴力反对奢靡礼:享受与节制张扬私欲《墨子》《论语》《韩非子》崇奉圣人崇奉圣人反对崇圣尚贤能举贤才不尚贤,以术御臣崇尚教化教罚并用崇尚法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2)与墨家、法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第(1)问墨家从行为习惯、对战争态度角度回答;法家从个人修养、治国理念角度分析。第(2)问从社会发展、统治阶级需要等方面分别分析墨家、法家及儒家思想与历史现实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艺 第3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0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