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十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点考纲内容考核要求备考指南1.“顺乎世界之潮流”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1.高频考点依然不会回避: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2.反专制、求民主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主旨,体会近代思想家为救亡图存而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c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b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c第29讲“顺乎世界之潮流”考点“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译成《四洲志》《华事夷言》,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情及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正确认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的“师夷”体现了其思想的开放性,“制夷”体现的则是其爱国性,二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1)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代表人物主张代表著作康有为提出学习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以挽救民族危亡;利用《孔子改制考》2孔子权威,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梁启超宣传民权学说,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变法通议》谭嗣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严复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扬维新变法的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译著《天演论》(2)影响①指导性: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②爱国性: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③进步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④启蒙性:宣传进步思想,冲击封建旧思想(最重要的影响)。⑤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康有为采用“儒表西里”“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托古改制”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灵活性、策略性和妥协性。二、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c)1.背景(1)维新变法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剧。(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兴起。2.思想主张人物著作或主要活动主张或意义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成立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5年,成立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判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邹容《革命军》以饱满的激情宣传反清革命3.论战: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展开论战。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革命派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受到了进步人士的普遍拥护。4.实践: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3名称内容意义方式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涨价归公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社会革命(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1.内容(1)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2.作用(1)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2)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探究点一器物之学【史料研读】史料……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探究: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此书的主要意图、实现途径及其实质。[提示]主要意图:抵御外侮。实现途径:“师夷长技”,即学习西方先进工业技术。实质:器物之学。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探究点二制度之学【史料研读】4史料一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探究:(1)史料一中康有为提出了哪些建议?反映出他对传统儒学持怎样的态度?其主要意图是什么?[提示]建议:尊孔子为教主,厉行改制,废除其他纪年法,使用孔子纪年。态度: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发动变法。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史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探究:(2)史料二中康有为提出何种政治主张,说明其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提示]政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代表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要求。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②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③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主观原因:康有为、梁启超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1.(2020·1月浙江选考,T8)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一认识反映了()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5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答案:B2.(2019·4月浙江选考,T8)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番客篇》D.《华事夷言》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编纂的《华事夷言》主要记载的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D项符合题意。《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排除A项。《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排除B项。《番客篇》叙述了华侨的苦难,慨叹国势衰微,疾呼保护华侨权益,维护民族尊严,排除C项。3.(2018·11月浙江选考,T10)请看右图书影。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A.开始探索新知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解析:选D。《海国图志》并未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魏源只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器物,故D项解读错误,符合题意。4.(2017·11月浙江选考,T9)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C.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解析:选C。“无论什么哲学……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说明寻求变革已经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1.(2020·绍兴测试)下图图示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6A.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D.领导了禁烟运动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题干中“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指林则徐。之所以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2.(2020·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做如下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A.《明夷待访录》B.《海国图志》C.《孔子改制考》D.《天演论》解析:选B。本题引用名家评论考查对魏源的思想的认识。根据题干提供的“指掌形势”和“制夷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名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项正确。3.1903年,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密尔阐述“公民自由”的著作时,对于中文书名,并未采用最直接的译文《论自由》,几经斟酌,定名为《群己权界论》。这反映了当时他()A.反对西方自由思想B.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引领民众回归传统D.强调国家利益的至上性解析:选B。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故A项错误;据材料从“公民自由”到“群己权界”可知,当时严复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书名《群己权界论》可知严复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未强调国家利益的至上性,故D项错误。4.(2020·衢州高三质检)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戊戌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A.倡导变法,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道7B.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C.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D.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解析:选C。“戊戌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突出了维新变法在思想方面的启蒙作用,政治变革因失败而作用甚小,故A项错误;中国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通过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洗礼,故C项正确;维新运动和革命派不是相互支持的关系,故D项错误。5.(2020·绍兴模拟)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政治之悍敌也。……贵族之于平民,固少数也;其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力,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后此平民亦能以之为型,以之为循。”此论主张的是()A.共和B.民主C.帝制D.自由解析:选A。由材料中“贵族政治……君主政治之悍敌也”“贵族能裁抑君主……后此平民亦能以之为型,以之为循”可知,梁启超主张以贵族抑制君主的权力,然后以平民抑制贵族的权力,这符合共和制的特点,故A项正确。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危机是“异种残之,外邦逼之”,解决民族问题“殆不可以须臾缓”。当时孙中山解决民族问题的策略准确地说是()A.异种残之——“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外邦逼之——“节制资本,平均地权”C.异种残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外邦逼之——“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析:选C。材料中“异种残之,外邦逼之”反映了民族问题,而民族问题相对应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以答案选C。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29讲 “顺乎世界之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0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