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鱼米之乡***鱼米之乡***本文简介:鱼米之乡******满族乡,位于**省**县县城西南48千米处,东邻蓝旗镇,北邻旧屯乡,西与**县接壤,东南与**县接壤,地处**、**、**三县交界处。1984年改***满族乡。11781人口,辖***、幸福村、北甸子、南甸子、小黄旗、套鹿沟、两间房、兴隆庄、周家营、七道沟门、马栅子11个行政村。鱼米之乡***本文内容:鱼米之乡******满族乡,位于**省**县县城西南48千米处,东邻蓝旗镇,北邻旧屯乡,西与**县接壤,东南与**县接壤,地处**、**、**三县交界处。1984年改***满族乡。11781人口,辖***、幸福村、北甸子、南甸子、小黄旗、套鹿沟、两间房、兴隆庄、周家营、七道沟门、马栅子11个行政村。地质为丘陵山地,金、铁、煤、莹石、油墨页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4万亩山杏林点缀群峰侧岭。辖区总面积173平方公里,滦河自西北入境,流经8个行政村;年降雨量543毫米;平均海拔570米。***乡原名“闹河营”清顺治年初始有人居住,以后于、张两户人家因土地发生纠纷,多年不和,经重庆寺和尚调解和好。事后和尚提出把“闹河营”改为“***”为平安、安宁之意,期望于、张两姓家族永远和好。时值重庆寺落成,便在室内匾额的背面刻下“康熙三十年甲辰六月十三日闹河换太平”一行字,***的名字因此传世。新中国成立后,于一九五六年署***乡,一九五八年改为***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改为***满族乡至今。***物产丰富,野山鸡曾为皇家贡品,相传很久以前原生态时期,便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之说。封建社会时期,这里为满族聚集地,相传居住在南甸子一带的人们,曾训鹰捕雉,向朝廷进贡山鸡,直到二十世纪末,这里的个别村民,每到冬季还有训鹰捕捉山鸡的习惯。***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奔流不息的滦河,自该乡西北入境,东南出境,千百年来,惠泽两岸人民,古时的滦河水流之大,能以载船放伐,百渡过往行人,水运上游木材,曾经的滦河,水美鱼肥,河里之鱼尽可“瓢舀”直到尚未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到稻田收田时,稻田内、河沟里,鱼儿仍比比皆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北甸子村和小黄旗村、周家营等村民为发展经济,先后开发鱼池,水面达到七十余亩,充分利用滦河水资源发展养殖业,全年所产鱼足不出乡便销售一空。现如今,北甸子鱼池又投资兴建农家院,发展垂钓,采摘,餐饮等旅游服务业,赋予了鱼池新的发展内涵和空间。位于滦河岸畔的***,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群山环绕,自然形成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区,土地肥沃,事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千百年来,这一方沃土生产五谷杂粮,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种水稻至今已有87年的水稻栽培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乡政府聘请日本水稻专家元正代来乡培训指导,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全乡普及推广,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水稻单产,极大提高了全乡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使全乡水稻面积一跃达到四千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勤劳智慧的***人民,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牢牢把握绿色无公害食品市场需求导向,不断加快水稻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于2017年签订尚雅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800亩。吸纳散户土地200亩,实现了有机水稻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投资兴建了优质有机水稻深加工车间,年产优质有机大米600吨,销往京津。鱼米之乡***本文关键词:鱼米之乡
本文标题:鱼米之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1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