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文学类文本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素材指南针+微作文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3题。驴背上的“状元”丁宁解放以前,当代的名作家中,怕很少有人像赵树理那样引起那么多的议论和传说。我在没有见过他以前,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黑黑的脸,头戴瓜皮破毡帽,身穿土布老棉袄,腰间还捆着一条一尺宽的布带子,每逢开会,必定一手握着旱烟袋,一手伸进胳肢窝逮虱子。如今的人,一听说虱子就害怕,可在战争年代,哪个人身上没有?那时,大家幽默地把虱子叫“革命虫”,意思是,要革命就免不了要生虱子。至于赵树理,成天价和农民泡在一起,而以前的农民,生活苦,条件差,哪有不生虱子的,所以传说老赵身上的“革命虫”就格外多。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个传说:赵树理生下满一百天时,爹妈为他庆贺“百岁”,特地在他面前摆了十几样玩意儿,任他抓,其中,还向人借了块雪白的“大头洋”,专摆在孩子的小手最容易触到的地方,可是赵树理偏不触它,张开两只小手,一手抓过一支笔,一手抓过一根赶驴的鞭子。他爹见此情景,长长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长大,本应“金榜题名”,可惜错投在咱们贫寒家,只能做个“驴背上的状元”了。果不其然,赵树理自小就和小驴子交上了朋友,识得几个庄户字,少年时,就坐在驴背上编唱本。五十年代初期,在作家协会,我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赵树理。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闻名遐迩。令人奇怪,我觉得他和传说中的模样儿差不多,只不过脸不算太黑,可也不白,穿的是普通干部服,干干净净,显然藏不住虱子。旱烟袋,换上了烟斗,吸着自己烤制的烟丝儿,香喷喷,发出唧唧哝哝的声音。怎么看,都像个老实巴脚的庄户人,只是那双饱鼓鼓的眼睛,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悲天悯人,深藏着智慧。有一天,机关来了个看儿子的乡下老汉,坐在会客室等儿子,赵树理进来了,看见老汉,立即递过自己的烤烟,不到几分钟,就和老汉谈得十分投机,当然,话题都是关于农家和农业上的事。老汉说:“看你这老哥,也像是咱们庄稼人?”赵树理点点头。说着,老汉的儿子来了,老汉高兴地给儿子介绍:“看,你这位大叔,也是咱乡下人。”儿子和在场的人都一齐大笑,把老汉笑得一楞一楞。赵树理说起话来,一口浓重的山西腔,带着嗡嗡的余韵。听时必须聚精会神,但词汇丰富,语言幽默,一开口,就必定引出别人的笑声。有一次,我向他谈起那个“驴背上的状元”的传说,他自己竟从未听说过,但也很赞赏这个故事,他说,虽然是胡编的,可是编的人有点才,因为抓住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自小到大,确实赶过小毛驴,也确实和小毛驴交过要好的朋友。春日融融,他赶着小驴到山地里送粪,回来时,在崎岖的小路上,扯着驴子的尾巴,稍稍打个盹儿,然后高声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再背《百家姓》《千家诗》,他最感兴味的是上党梆子,他常常手拿唱本,一会大嗓,一会小嗓,哦哦呀呀地高声唱着。秋天到了,又赶上好年成,他和小毛驴穿行在散发着谷香的金色小路上,这时,他哼着动人的民间小曲,小驴在前面走着,四只蹄子踏出轻快的节奏,他两只手各握着一根削制得滑溜溜的短棍,当作锣鼓棰儿,在小驴屁股上那块三角形的护皮上,欢快地敲击着: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敲到得意的时候,小驴子也兴奋得腾起后蹄跳跃起来。凡打击乐器,赵树理件件精通,这一整套本事,都是在小驴的屁股上练就的。记不得哪一年,他被邀到一个文化馆,给业余作者作辅导写作的讲座,去时,人还没到齐,他发现室内摆着一套锣鼓,便情不自禁敲打起来,大鼓咚咚,小鼓哒哒,锣也响了,镲也响了,口中也在打着鼓点,只见他全身各个部分都在舞动,眉在飞,色在舞,满脸的肌肉,也在有节奏地颤动。他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激动人心的“交响乐”中。却不知,会议室里,早已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本来是二三十个人听讲,一下子变成几百个。他吹、拉、弹、2唱,样样在行,拉得一手好二胡,也会弹三弦,那“工尺”符号的古乐谱,也很精通。这大约不会都是在驴屁股上练出来的,但可以想见,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据说,他在参加革命以前,家乡凡有红白喜事,他总是吹打乐器的首席演奏者。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多次写到赵树理“像个老实巴脚的庄户人”“是咱们庄家人”“乡下人”,突出了赵树理农民作家的特点与情怀。B.赵树理早年劳动时,赶驴送粪回来背诵《论语》《百家姓》《千家诗》以及“手拿唱本”高声唱戏,说明了他的勤奋与努力。C.“这一整套本事,都是在小驴的屁股上练就的”,风趣地说明在早年的农村生活中赵树理学到了许多打击乐器方面的本事。D.“我”所见到的赵树理与传说中有很多不同,如“穿的是普通干部服”“干干净净”,说明赵树理的生活环境、写作方向有了变化。2.结合全文谈谈“驴背上的‘状元’”的意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色,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篇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鸿门宴》中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3)《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4)《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5)《赤壁赋》中写清风明月可为吾尽情享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________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青苔标志着静寂,只有_______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_______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_______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边无际人迹罕至亘古不变雪泥鸿爪3B.不着边际荒无人烟颠扑不破痛定思痛C.无边无际人迹罕至颠扑不破痛定思痛D.不着边际荒无人烟亘古不变雪泥鸿爪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B.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C.永恒才是绵延的真实D.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8.下面是一封学生自荐信中的部分正文,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学院的一名后生,即将迈出校门。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颇有建树。我积极加入学生会和广播站等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单位,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自荐人:××××年×月×日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9.下面是某学校图书阅览室的借阅要求,请把图片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素材指南针相比传统的中规中矩,如今各高校也在录取通知书上各做文章,或文艺或清新或古典或高科技,港中大(深圳)的“未录取通知书”当属其中最为特别的。有家长称“好感动、好有爱心的校长,没被录取是遗憾,收到来信是震撼……”,甚至有学生因为这封未录取通知书决定复读明年再报考。今年共有2366名考生报名参加港中大的综合评价测试,最终录取288人,绝大部分人4都在“未被录取”之列,但校方还是不厌其烦、不计代价发出近2100封“未被录取通知书”。通知书里有校长的一封信和一本印着港中大logo的紫色笔记本。笔记本上还印有徐扬生书法作品“天下无难事亦无易事,人生有苦时方有乐处”。在这封信中,校长首先对参加评测的同学表示感谢和未能录取的遗憾,希望在人生的未来有缘重逢。还鼓励学子们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祝福他们前途似锦。10.素材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话题:感动;大学之道;尊重;一封书信……五、微作文1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②字数不少于200字。5第十九天文学类文本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素材指南针+微作文1.D
本文标题: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暑假作业第十九天 文学类文本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2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