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2)市场经济的含义a(3)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4)市场秩序c(5)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2)科学的宏观调控c市场配置资源[学生用书P31]1.市场与计划(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3)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2.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利用效率: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3.市场失灵(1)市场调节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2)危害: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4.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2)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2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3)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4)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5)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a)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2.市场经济的含义(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3.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b)优点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作用从整个社会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看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从商品生产经营者内部看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知识拓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如何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来实现的。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社会资源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行业流动。如图:(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3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2)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3)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行业流动,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4.市场秩序(c)(1)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要求:①制定和遵守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5.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后果(b)(1)表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原因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谋求自身的眼前利益或者不正当利益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结果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林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影响更明显表现为了获得利益不择手段,甚至违反法律一哄而上、一哄而退社会产品积压,生产调整落后举例假冒伪劣、欺诈、污染环境、非法垄断“跟风”生产冬枣销售困难,枣农砍伐树木(2)后果: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4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1.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存在计划。(F)2.(2018·4月浙江选考)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F)3.得益于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种地能手老王通过市场公平竞价获得了其他村民100多亩抛荒土地的经营权,成为远近闻名的经营大户。我们由此获得的启示是()①公平竞争能激发经济活力②扩大生产规模一定能提高效益③发展生产力必须深化改革④有效配置资源要发挥市场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老王通过公平竞价获得土地经营权,成为经营大户,说明公平竞争能激发经济活力,这也是市场价格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政策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③符合题意;规模与效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②说法错误,故应排除。4.(2019·4月浙江选考)某互联网平台仅依据医疗机构的竞价排名向网民提供医疗信息,引发医疗乱象,受到严厉惩处。这告诉我们()A.企业的经营具有自发性、盲目性B.医疗行业的经营不能让市场来调节C.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要引入市场机制D.市场主体应当遵守市场道德解析:选D。该互联网平台仅依据医疗机构的竞价排名向网民提供医疗信息,引发医疗乱象,受到严厉惩处,这告诉我们市场主体应当遵守市场道德,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盲目性,A不选。医疗行业的经营应由市场来调节,B错误,排除。材料中该互联网平台存在的问题正是市场机制起负面作用的体现,C不符合题意,不选。5.(2017·4月浙江选考)以乡村休闲游为特色的A村旅游市场一度混乱,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旅游产品品种单一、品质偏低,不能满足游客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导致客源逐渐流失。该村痛定思痛,提质升级低端农家乐,巧借原生态景观、乡间民俗文化等重新布局和改造农居民房,构筑乡情乡韵浓郁的新一代“乡宿”,融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延长旅游产业链。同时建立旅游从业者失信“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布严重失信者名单。如今,该村家家户户规范经营,旅游市场健康有序,游客摩肩接踵,消费热情高涨。指出A村建立旅游从业者失信“黑名单”制度对完善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答案:A村建立旅游从业者失信“黑名单”制度,有利于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的5建立和社会征信体系的健全,从而完善旅游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生用书P3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根本目标:共同富裕。(3)优越性: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②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3)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科学的宏观调控(c)比较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不同点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依据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经济法规国家政权的力量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此外还包括经济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6计划特点间接性强制、统一、权威直接、迅速共同点(1)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宏观调控手段常见的关键词经济手段: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发展规划、价格杠杆、财政政策(税收、税率、财政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法律手段: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查处、打击等;行政手段: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政策、规定等。1.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F)2.(2018·11月浙江选考)针对电子商务“野蛮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假货、押金返还难、霸王搭售等问题,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电子商务法》。该法对电子商务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为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体制框架。这一举措说明国家()①实行宏观调控以消除市场弊端②在运用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③实行宏观调控以规范市场秩序④在运用经济手段实行宏观调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为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体制框架”,这表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以规范市场秩序,②③正确;市场弊端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且实行宏观调控不是为了消除市场弊端,而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降低市场调节弊端带来的损失,①错误,排除;④强调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材料没有体现,不选。3.(2020·浙江温岭选考模拟)为推动节能减排,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国务院决定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安排财政补贴,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相关节能产品。这一举措()①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②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③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④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解析:选A。材料的主体是政府,强调的是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4.(2019·4月浙江选考)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但一些民营和小微企业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主要原因有: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和消费升级引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尚未有效缓解。此外,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的期待还有差距,如一些地方政府懒政怠政,有些领域投资准入门槛过高、审批繁琐,涉企规章缺乏规范性稳定性、竞争监管和执行力度不统一,以及督查检查考核过多、收费较多等。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角度,给政府提三条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答案:建立政务服务考评制度,提高行政服务效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和环节;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清理、规范和降低涉企收费。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91(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各个领域都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F)2.(2020·温州八校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3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