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57(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F)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F)3.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F)4.(2020·宁波选考模拟)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就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F)5.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是一群有梦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这表明()A.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B.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D.正确的认识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解析:选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A项说法错误;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说明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故B正确;C、D两项与题意无关。7.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对一千位成功人士做过调查,结果没有一个人认为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诚信”。这告诉我们()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B.“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C.“诚信”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指引解析:选D。材料强调“诚信”能够引领人们走向成功,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就是强调要走向成功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D正确;A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B错误;“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C错误。8.(2020·温州十校联考)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A.价值观对人生具有决定作用B.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2C.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解析:选C。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人生实践具有导向作用,不是决定作用,选C,排除A;一切工作都应从实际出发,B错误;D与题意无关。9.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③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④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习近平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众观;①②正确;③④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10.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至于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③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A。材料说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以及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都过于绝对且不符合题意。故选A。11.“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严三实”教育的根据是()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价值观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④价值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因此,“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①②正确且符合3题意。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不起决定作用,③④说法错误。12.漫画《提醒》(作者:刘志永)蕴含的哲理有()①价值观不同,在人生道路上所做的选择也不同②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价值的大小③价值观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④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D。漫画中孩子与父亲不同的行为选择说明,价值观不同,在人生道路上所做的选择也不同,①正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与价值观正确与否并无直接关联,②不选;漫画中孩子与父亲的行为不同是受不同价值观的指导,这说明价值观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正确;不同的人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④错误。13.“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这一观点表明人生价值的实现()①需要社会与他人帮助②依赖特定的人际关系③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④要充分发挥意识创造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B。题意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③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并不是依赖特定的人际关系,②错误,排除;④与题意无关,不选。14.“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爱因斯坦的提醒告诉我们每个人()A.只有依靠别人才能实现价值B.只要回报社会就能实现价值C.报偿和领受相对等才能实现价值D.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解析:选D。A、B、C说法都错误,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意在说明他的成功离不开社会中其他人的贡献,所以要在工作中通过劳动奉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5.(2020·杭州余杭检测)杭州“拾荒老人”韦思浩21年来用化名为众多寒门学子捐4资助学,老人虽然走了,但杭州人民永远怀念他善良和坚韧的人性光辉。这启示我们()①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要看他的精神贡献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一个人的素质越高,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④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①说法片面;③说法明显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16.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要求我们要()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C.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离不开社会,故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故D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17.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B.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解析:选D。A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成长具有阻碍作用;B强调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故答案选D。18.(2020·温州选考模拟)知识的积累、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实现“太空梦”,陈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①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条件②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③需要果断抓住有利时机④需要注重量的积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陈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表明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发挥主观5能动性,又需要注重量的积累,故选②④。“团队协作的能力”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条件,故选①。③强调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三、综合题19.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出穷根,打造了富岗牌苹果、绿岭牌核桃、将水牌板栗等全国知名品牌,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愚公精神,他帮助近10万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带动群众增收58.5亿元,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说明李保国脱贫攻坚事迹给我们的启示。答案:李保国深入农村,依托科技和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说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0.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体表现为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法治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答案: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也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现实,能引导人们将法治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行动,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3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