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生用书P97]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者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二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③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决定谁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1.(2018·11月浙江选考)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F)2.(2017·11月浙江选考)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认识问题,其实哲学只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F)3.(2020·1月浙江选考)历史学家在解读甲骨卜辞的过程中,发现商代的先民对天地神明充满敬畏,不管是能不能打胜仗等国家大事,还是能不能顺利分娩等个人小事,都需要灼烧龟甲兽骨,祈求神明指引。这表明()①商代先民视神明为主宰②甲骨学的研究促进哲学发展③商代社会生活由生产方式决定④商代先民已在思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商代先民无论大小事,都灼烧龟甲兽骨,祈求神明指引,表明商代先民视神明为主宰,已在思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材料未体现。4.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解析:选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A错误;B不符合题意;C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说的;D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生用书P97]1.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3定意识。(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正确揭示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4局限性的强大思想武器借鉴意义借鉴意义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知识拓展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两者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回答的则是世界是“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2)联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1.(2020·1月浙江选考)唯物主义重物轻人,唯心主义轻物重人。(F)2.(2018·4月浙江选考)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认识“认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F)3.(2019·4月浙江选考)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①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②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③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④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它们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都属于唯物主义,③④入选。“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不选。“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不选。4.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选C。题中观点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是这种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看作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所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39(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20·浙江9+1高中联盟联考)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F)2.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F)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F)4.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是不可知论的内容。(F)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2020·余姚期末检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答案:A7.(2020·绍兴一中检测)科学家探测到了火星上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条纹状含盐流水痕迹,还探测到浸满水的高氯酸盐分子的存在,由此断定“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新的发现再次激起人们对火星生命的遐想。科学家的发现可以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哲学始于仰望苍穹D.具体科学推动哲学发展答案:A8.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解析: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题干中“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69.休谟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①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②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④认为思维决定存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D。休谟认为人不能认识物质实体,即思维不能反映存在,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均与材料无关。10.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存在决定思维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思维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解析:选A。“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的原因是由于当地没有这种动物,所以他们没有相应的思维,表明存在决定思维,故选A;材料只是涉及存在决定思维,没有涉及意识的反作用及相对独立性,B、C不符合题意;存在决定思维,D错误。11.(2020·浙江黄岩选考模拟)“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认识与自然的吻合具有必然性③认识以实证和猜测为基础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材料反映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认识与自然的吻合不具有必然性,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错误。12.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有表述“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材料中的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7解析:选C。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表述正确,A、B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问题,D与材料无关。13.(2020·嘉兴一模)古希腊的“四元素说”认为火、空气、土、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这一思想对后来西方的医学、化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四元素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古人对世界本原的朴素看法B.它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C.它全面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D.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解析:选A。古希腊的“四元素说”认为火、空气、土、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哲学范畴,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古人对世界本原的朴素看法,A正确;B、C、D均错误,排除。14.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属于()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15.(2020·浙江9+1高中联盟联考)哲学史上,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与朱熹的“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这两种哲学观从根本反映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答案:A16.荀子、王夫之、朱熹等先哲大师们,长期都在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等方面“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其实他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解析:选A。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是在思考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是本原的问题,所以选A。817.党员干部,时刻不能放松改造主观世界,要始终做到“不曰怪力乱神”。与此观点同属于一个哲学派别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宇宙便是吾心,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3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