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回顾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七十年来,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因为(B)①维护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始终不移的价值追求②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是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③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七十年来,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因为维护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始终不移的价值追求,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②错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2.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蕴含的哲理有(D)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说明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与题意不符;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一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②观点错误;故选D。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上述要求(A)-2-①旨在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②强调了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遵循了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要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旨在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①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排除②;“扩大试点范围”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应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方法,④错误。故选A。4.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货币政策要以稳为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主动动态优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的依据是(C)①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②认识、利用规律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的依据是认识、利用规律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关系不一定推动生产力发展,①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依赖于社会意识,二者不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④错误。故选C。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A)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只有劳动才能实现自身价值③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④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解析]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这是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劳动才能实现自身价值,①②正确;③不合题意,题干强调实践和劳动的重要性,不体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④表述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间接经验也可以获得正确认识。本题选A。6.2018年社会十大流行语发布,“命运共同体”“店小二”“教科书式”“退群”“锦鲤”“巨婴”“杠精”等入选。流行语的出现,体现了(A)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人们价值判断是以价值选择为前提的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流行语的出现,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③错误;流行语的出现,未体现改造客观世界,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7.标语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站在墙上的历史。“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一个太少,两个正好”“农民种地,政府贴钱”“出重拳,扫黑恶、促稳定、保平安”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墙头标语的变化折射出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B)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标语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站在墙上的历史,农村墙头标语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正确;材料不体现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②不合题意;③属于辩证法思想,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不选;“一个太少,两个正好”“农民种地,政府贴钱”“出重拳,扫黑恶、促稳定、保平安”,这些墙头标语的变化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④正确。故选B。8.《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以下关于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4-(A)①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③“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④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无法继续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中“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这说明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故①②正确;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故③错误;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决定资产阶级上层建筑,而不是决定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无法继续存在,故④错误。故选A。9.“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职责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D)①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②承认人民群众是一切财富形成的源泉③尊重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中国共产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但不是一切财富形成的源泉,②错误;该名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职责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尊重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④正确。故选D。10.发展两岸关系,要使两岸民众具有“获得感”;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也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作为政治理论话语体系中一个带着鲜活生活气息的词汇,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屡屡提及。强调民众的“获得感”,是因为(C)①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③民众获得感的增强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5-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强调民众的“获得感”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②④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是生产的发展,①③观点错误。1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因为(B)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③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题干强调主动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体现了树立群众观点,①入选。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是在调整生产关系,③符合题意,入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12.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放进口部分废旧物资以缓解我国工业原料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废旧物资进口的扩大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国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材料说明(C)①物的价值取决于物的属性②对矛盾主次方面的把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人们需求的变化是废旧物资价值变化的条件④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判断总是不同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错误,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物的价值取决于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②③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原料不足的压力,我国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而近年来,“洋垃圾”进口的扩大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国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说明物的价值的变化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对矛盾主次方面的把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错误,“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判断总是不同的”说法太绝对。故答案为C。1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6-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一论断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C)①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未体现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符合题意,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这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符合题意,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反映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一致。故答案为C。14.近年来,全国性文艺评奖存在过多过滥、奖项重复交叉、标准不科学、程序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完善、作品脱离群众、只为评奖而创作的现象。为此,文艺评奖必须(A)①防止出现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②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④顺应市场规律,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元学业质量标准检测4(含解析)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4564 .html